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我校教师获评陕西省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

  • 2025年05月23日
  • 教师发展中心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近日,陕西省教育厅公布了2025年省级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宣传推介名单。我校严存生教授、张爱军教授获评陕西省2025年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苍产蝉辫;

多年来,两位教师秉持终身学习理念,修身不止,笃学不怠,俯身耕耘,成绩斐然,以其钻研不息、勤学不止的精神,激励和带动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此次两位教师的入选,既是个人深耕专业、厚积薄发的实力彰显,也是学校长期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培育机制的重要体现。&苍产蝉辫;

据悉,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宣传推介活动旨在弘扬终身学习理念,深入宣传一批在平凡岗位上坚持终身学习、成果突出,能够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励志人物。在此次申报过程中,学校精心组织、精准推荐,全程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首次申报取得佳绩。我校将以此为契机,聚焦学习型社会与教育强国建设总体目标,深化典型示范培育机制,拓展品牌引领辐射效能,推动教师学习向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发展,为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贡献新的时代力量。

陕西省2025年新时代“百姓学习之星”&苍产蝉辫;

严存生,男,1940年出生,陕西大荔人,二级教授,2012年2月光荣退休。在职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退休后依旧活跃在学术前沿,坚持科研工作,承担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着3部;特别是近5年发表论文20余篇,1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被新华文摘报刊文章篇目辑览收录。&苍产蝉辫;

张爱军,男,1962年出生,辽宁建平人,现为我校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新闻传播学学科首席专家,校聘“长安学者”,多年来深耕网络政治传播研究领域,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着作23部,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苍产蝉辫;

(供稿:教师发展中心 撰稿:白璘 审核:董玮)

相关新闻

  • “以高质效涉外检察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顺利举办

    为推动我国涉外检察高质效发展,破解实践难题,5月23日,“以高质效涉外检察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长安校区图书馆一层报告厅顺利举办。来自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检察机关、知名高校及律师事务所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涉外刑事法治与国际司法合作展开深入探讨。开幕式由我校副校长马朝琦主持。 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对会议代表的莅临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涉外法治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护航者”,我校将依托新成立的研究中心,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与实务协作。陕西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张克祯表示,当前涉外刑事案件数量攀升、类型复杂,对检察机关的国际司法协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最高人民检察院国际合作局局长刘志远表示,新形势下需强化跨境司法协作机制,推动国际规则互认,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范九利与刘志远共同为西北政法大学涉外刑事法治与国别检察司法研究中心揭牌 主题发言阶段,专家学者们就刑事案件的域外取证、域外证据的审查认定、国际司法合作视野下的法律适用、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海外利益的司法保护等内容各抒己见、展开深入探讨。 本次研讨会立足国家战略需求,为提升涉外检察质效、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了智慧与方案,为构建中国特色涉外法治体系注入新动能。 (供稿:刑事法学院 撰稿:刘雨鑫 审核:孙学龙)

    2025-05-23
  • 我校举办第七期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专题工作坊——“AI 赋能高校办公提质增效” 实操工作坊

    5 月 22 日下午,由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和信息网络中心联合主办的“AI赋能高校办公提质增效”实操工作坊顺利举行,相关职能部门、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及120余名教职工参加了培训。副校长马朝琦主持。 实务专家郑远霞围绕高校办公领域AI工具用什么、怎么用,现场演示了公文写作、数据整理、PPT设计等工作中AI工具的选择和操作流程;公司微信驻校技术人员刘金鸽结合学校公司微信平台,重点介绍了智能表单在数据收集、流程审批中的场景化应用。 马朝琦强调,参训人员要以此次专题培训为契机,主动领悟教育数字化变革新风向,将人工智能技术真正转化为提升工作效能的“加速器”和服务师生发展的“新引擎”,逐步实现从“数字化工具使用者”向“智能办公设计者”的跨越,为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强劲动能。 (供稿:教师发展中心 撰稿:白璘 审核:董玮)

    2025-05-23
  • 我校社区荣获雁塔区“人民满意窗口”称号

    为深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打造让人民满意的服务窗口。近日,在雁塔区“人民满意窗口”创建评选活动中,我校社区荣获雁塔区“人民满意窗口”称号。 多年来,我校社区始终秉持“服务居民、关注民生”的理念,致力于为广大师生及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优质服务。下一步,社区将坚持以“为民服务”为出发点,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为广大师生和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 (供稿:后勤保障处撰稿:闫勇审核:陈建宁)

    2025-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