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我校获批中国计生协会2025—2026年青春健康“青铸未来”高校项目

  • 2025年05月12日
  • 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近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公布了20252026年青春健康“青铸未来”高校项目,我校经济法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恒和辅导员王可卓牵头申报的项目获批立项,使我校成为由中国计生协会专项经费支持的155个项目点之一。

青春健康“青铸未来”高校项目,是中国计生协会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 年)》《生殖健康促进行动方案(20232025年)》有关部署,帮助青年人树立健康、安全、负责任的生活态度重要举措。本次申报,以“凝聚青年力量、共铸美好未来”为愿景,以“高校同伴教育及宣传倡导”“青年志愿者能力建设”“链接优质生殖健康服务资源”为项目核心内容,于2025年3月面向全国开展,共有600多所高校踊跃参与。

项目获批是学校长期注重和加强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结果,也是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积极培育的成果。学院始终将学生生命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摆在重要位置,联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西安精神卫生中心等专业机构,整合多方优质资源,精心策划并开展了“心灵呵护,快乐生活”“珍爱生命,远离艾滋”“中国女性宫颈健康促进计划”等系列活动,覆盖心理健康、疾病预防等多个领域,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健康认知水平,推动形成积极向上的校园健康文化氛围,助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供稿: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别苍蝉辫;撰稿:王可卓&别苍蝉辫;审核:李建梅

相关新闻

  • 我校召开2025年统一战线(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会议

    5月9日上午,学校召开2025年统一战线(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校党委书记赵万东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主持。 赵万东在讲话中指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学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面对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做好统一战线工作意义重大。他就谋划好、部署好、落实好学校2025年统战工作提出三点意见:一是要坚持同心共向,在思想政治引领中凝聚共识。深刻认识到做好新时代统战工作的重要意义,压实统战工作主体责任,不断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二是要坚持同频共振,在服务中心大局中贡献力量。抓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统战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协助民主党派与统战团体加强自身建设,引导广大党外知识分子主动担当、积极作为;三是要坚持同谋共进,在防范化解风险中彰显担当。加强工作统筹,持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健全和完善统战工作机制。 张军政强调,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凝聚工作合力,抓好统战工作责任制贯彻落实,守牢安全底线,将维护统战领域意识形态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共同为学校高质量发展守住底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共同奋斗。 会议传达学习中省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研究部署2025年统战工作重点任务,对开展统战相关工作进行安排。学工部(学生处)杨明部长、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李政敏书记做了交流发言。 学校统一战线(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等40余人参加了会议。 (供稿:党委统战部 撰稿:刘贝贝 审核:马玲)

    2025-05-12
  • 我校与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签署合作协议

    5月9日,校长范九利、副校长马朝琦一行赴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调研交流,并与金华中院签署院校合作协议。金华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叶向阳出席仪式,金华中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彭中主持仪式。 范九利介绍了我校的办学特色和资源优势力量。他表示,金华中院作为新时代司法改革的标杆,在党建引领、定分止争、为民司法和现代化人民法院建设等方面走在前列,特别是创新发展“龙山经验”,为全国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金华样本。希望以此为契机,双方发挥互补优势,共同推动理论实务融合发展,围绕审判业务咨询、课题联合申报、案例库建设、实务疑难问题研讨等方面形成对接机制,合力产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院校合作标志性成果。立足时代需求,推动协同育人机制提质升级,在课程教材建设、法官进课堂、学生实习实训机制等方面探索创新,共育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健全合作推进机制,开创司法部门与法学院校协作共建新机制、新模式,推动法学理论和审判实践共同发展,打造院校合作典范。 叶向阳表示,西北政法大学是名副其实的国家法治人才培养基地,此次合作一定能促进理论、教学与实务深度融合。他提出:一要强化共识,实现理念同频。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以理念融通推进行动联通、发展贯通,在新时代法学理念和法治实践深度衔接融合中,共建法治国家、共圆法治梦想。二要强化共进,实现行动同步。系统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发展机制,加强人、财、物、事一体保障,坚持基地共建、人才共育、教学共研、普法共促,依托西北政法大学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国家安全法治及涉外法治等方面的专业优势,加强合作,以实践导向和问题引领夯实法治人才培养基础。三要强化共研,实现成果同创。优化调研沟通协作机制,整合优质调研资源,对审判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紧迫性的问题,联合开展调研,强化研究成果转化机制,在研究成果的发表、试点、落地等方面合作共促。 范九利和叶向阳见证签约,马朝琦与金华中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陈岚代表校院双方签署合作协议 范九利与叶向阳共同为西北政法大学实践教育基地揭牌 会前,范九利一行实地调研金华中院诉讼服务、多元解纷、“输氧玻璃罩”“三张清单”“三零五零”党建品牌及全域数字法院建设等工作。 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等单位负责人参加活动。 (供稿:党政办(法治办) 撰稿:周晓飞 审核:蒋国纲)

    2025-05-12
  • 我校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与杨凌示范区公安局举行院局合作协议签约暨教学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5月9日,我校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与杨凌示范区公安局正式签订院局合作协议,并举行“实践教学基地”揭牌仪式。我校副校长孙昊亮,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委员、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汪溟,杨凌示范区公安局相关负责人,我校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相关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出席活动。 孙昊亮与汪溟共同为“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实践教学基地”揭牌。汪溟与我校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副院长闫小军代表双方签署《院局合作协议》。 孙昊亮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完善以实践为导向的法学院校教育培养机制”作出专门部署,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将充分发挥法学教育和公安学科优势,结合杨凌公安的实战经验,推动“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落地。 汪溟表示,此次合作是提高公安新质战斗力要求的创新举措。杨凌公安将以基地为载体,为师生提供实践、实习岗位,助力公安教育“贴近实战、服务实战”。 双方将紧扣“资源共享、双向赋能”目标,以实践教学基地为纽带,实现公安实战经验与法学理论研究的深度融合。 (供稿: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 撰稿:田瑜 审核:李永宁)

    2025-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