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上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总编辑耿显家、《中国社会科学报》陕西记者站站长陆航等一行来校调研座谈。校长范九利出席座谈会,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主持会议。 范九利对耿显家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发展历史、学科特色、师资队伍、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情况,希望校社今后在学科建设、学术成果出版、重点项目申报等方面加强合作,围绕讲好法治故事、传播法治声音、做好新时代法学教育和法学理论研究工作,密切交流、创新合作,合力推出更多有前瞻性、有创造力、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耿显家介绍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总体情况及此行调研目的,并希望通过本次座谈交流实现双方在图书出版、重点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合作共享共赢。 科研处处长李瑰华介绍了学校科研总体情况和成果出版方面情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社长郑庆寰、国际分社社长李延玲、区域国别学分社社长张晓莉分别就重点项目申报与出版、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外译项目合作以及皮书、集刊出版情况分别作介绍。 学校党政办、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科研处、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外国语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图书馆等单位负责同志和教师代表参加座谈交流。 (供稿:科研处 撰稿:陈卓 审核:李瑰华)
2024-09-14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9月12日,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校团委、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共同举办“赓续红色血脉 厚植爱国情怀”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主题教育活动。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校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桑元峰,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燕福民,原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大队长王丙乾出席活动。 上午,我校国旗护卫队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国旗护卫队代表共同开展“同升一面旗 共筑爱国心”升旗仪式,原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大队长王丙乾为西安高校国旗护卫队队员们进行了队列指导。随后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召开“国旗与信仰”主题交流座谈会。 郭武军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座谈会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重要论述的重要行动。作为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和鲜明红色基因的学校,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弘扬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国旗护卫队要讲好爱国奋斗的故事,引导更多学生在感受身边人、身边事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情怀。 王丙乾高度赞扬了我校国旗护卫队恪尽职守、乐于奉献、敢于担当、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希望同学们发扬“护卫国旗,重于生命”的精神,在脚踏实地中锤炼品行。燕福民表示,要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在推进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上下功夫,做爱国主义精神最坚定的弘扬者、实践者、传播者。 国旗护卫队预备役队员们庄严地进行了入队宣誓。长安大学、西北大学、我校国旗护卫队代表依次发言,分享个人与国护共成长的故事。公安学院党委书记李永宁为国旗护卫队指导老师颁发了聘书;党委学工部副部长赵智勇、校团委副书记秦立为国旗护卫队带队干部颁发结训证书。 活动举办“同上一堂爱国主义教育课”专题讲座。原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队员胡阿龙以《升好祖国第一旗,凝聚亿万爱国心》为题,向师生们详细介绍了国旗知识和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发展历史,结合参与三次大阅兵的经历,讲述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守护国旗、传承使命的动人故事,鼓励同学们要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用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之志,继续担当好护卫国旗的青春使命。 学工部、校团委、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及西安交通大学等20余所高校国旗护卫队代表,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2024级全体新生参加活动。 (供稿: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 撰稿:张瑞 审核:李永宁)
2024-09-149月12日下午,陕西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罗莹一行5人来校调研交流纪检监察和巡察工作。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监察专员刘志彬出席并主持座谈会。 刘志彬对罗莹一行来校调研交流表示欢迎。他表示,当前学校纪委正以持续深化党纪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发展。希望两校纪委今后加强沟通,在工作中互学互鉴,共同为学校纪检监察和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罗莹介绍了陕西科技大学的发展历史、办学特色和纪检监察工作开展情况。在听取我校经验做法后,认为我校纪检监察和巡察工作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经验做法值得学习借鉴。希望两校纪委以此次调研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经验分享和工作交流。 纪委副书记康鹏简要介绍了我校纪检监察机构设置、制度建设、“清廉校园”和廉洁文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巡察办主任高翔重点介绍了我校开展校内巡察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两校纪委机关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交流。座谈会前,陕西科技大学纪委一行还参观了张汤墓遗址陈列馆、廉洁教育活动室和文化墙。 (供稿:校纪委 撰稿:王恩 审核:康鹏)
2024-09-149月11日晚,我校2024级学生军训旅于长安校区田径场举行“赓续红色血脉,凝聚奋进力量”军训合唱比赛。校党委副书记、2024级学生军训旅政委郭武军,陆军边海防学院三大队政委、军训旅旅长王正双以及学校军训工作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此次活动。 参加本次合唱比赛共计13支军训团,24级新生们昂首挺胸,英姿飒爽,步履铿锵,如白杨般朝气蓬勃,青春在此尽情绽放。 八团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用《游击队歌》奏响青春的华彩乐章;十三团商学院(管理学院)《保卫黄河》唱出了中华民族面对危难险阻时自强不息、保卫家园的雄厚力量;九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带来的《保卫黄河》气势磅礴、歌声高昂;十一团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带来的《不忘初心》激励我们要牢记初心使命;七团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打靶归来》用欢快的曲调勾勒出属于他们独特的青春画卷;二团经济学院高唱《战争就在下一秒》,他们蓄势待发、斗志昂扬;六团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带来的《把未来点亮》唱响了每一位追梦人的坚定信念;四团刑事法学院一曲《十送红军》传递了军民团结、共克时艰的振奋力量;三团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当那一天来临》表达了他们时刻准备着奋斗前行的坚定决心;一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唱支山歌给党听》唱响新时代的山歌,唱响新时代的崭新篇章;十二团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强军路上大步走》阐释了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十团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中国军魂》以昂扬的斗志、嘹亮的歌声展现中国军人的可靠忠诚、勇敢无畏;五团民商法学院《战歌为胜利唱响》传达了向着胜利奋勇前行的坚定信念。 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穆晗老师带来歌曲《不忘初心》再次将气氛推向高潮。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五团、二团获得一等奖;十二团、十三团、三团获得二等奖;七团、十团、四团、十一团获得三等奖;六团、九团、一团、八团获得优秀奖。 行踔厉奋发之步,唱坚定嘹亮之歌。明日之星,壮志凌云;拼搏创新,不惧风雨。24级新生们携手并进,进取奋发,共唱西北政法大学新时代青年之声。 (供稿:党委武装部、校团委 撰稿:赵欣辰 审核:徐京平)
2024-09-139月13日上午,我校与海原县人民政府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举行。我校校长范九利,中卫市政协副主席、海原县县长、海兴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鹏,海原县副县长吴佳伟共同出席签约仪式,我校副校长孙昊亮主持。 范九利对海原县政府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了我校的办学历史、学科特色和发展现状。他强调,此次与海原县开展县校合作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高等法学教育与法治实践高效衔接的具体实践,是高校理论研究与地区发展相结合,以政校合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益举措。 张鹏对我校给予海原县的倾力支持和倾情帮助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海原县的历史文化、发展现状、区域特色和法治建设。他表示,此次合作协议的签署,为深化校地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重要契机,并希望双方能够在法律实务交流、科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吴佳伟与孙昊亮签署合作协议 范九利、张鹏共同为我校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与海原县人民检察院建立的“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创新实践基地”、我校与海原县人民政府建立的“法治政府建设研究基地”揭牌。相关单位负责人在座谈会上就合作意向的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海原县人民政府,我校党政办公室、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培训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 (供稿: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撰稿:魏静 审核:倪楠)
2024-09-139月10日上午,由党委宣传部、信息网络中心承办的我校2024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在长安校区举行。校党委书记孙国华,校长范九利,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张军政,副校长张荣刚,校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桑元峰,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燕福民出席启动仪式。 活动现场向师生发放《网络安全实用手册》,从网络安全密码保护、WiFi安全、线上社交、办公安全、手机安全等方面对日常网络安全知识进行宣传,提升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 本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将通过宣传海报、展板、网站、公众号、线下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和发放网络安全实用手册等宣传方式,宣传网络安全理念、普及网络安全知识、推广网络安全技能,全面营造全校师生共筑网络安全防线的浓厚氛围。 (供稿:信息网络中心 撰稿:李聪 审核:贾晅)
2024-09-12根据校党委巡察工作部署,第四届党委第一轮巡察反馈工作近日全部完成。8月30日至9月6日,巡察组“一对一”完成了对民商法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的意见反馈。 党委各巡察组分别召开向被巡察学院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的巡察反馈会。巡察组组长、副组长、联络员,被巡察学院分管及联系校领导、巡察办负责人以及各被巡察单位全体教职工、学生党员代表参加反馈会。 反馈指出,近年来,被巡察学院党委能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政治建设,较好地履行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能够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院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反馈也指出了巡察发现的突出问题。 反馈强调,被巡察学院党委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担负起巡察整改的主体责任,全面认领问题,逐条逐项进行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方案,细化整改内容、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及完成时限,建立健全整改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确保整改任务落地见效。党委书记要履行整改第一责任人责任,对巡察整改负首责、负总责,带头领办重点难点问题,督促提醒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落实整改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履行“一岗双责”,推动职责范围内整改任务落到实处。 反馈要求,校内有关职能部门要从校级层面加强制度建设,举一反三、标本兼治,强化对被巡察学院党委整改的日常监督,持续跟踪督办,形成整改监督合力。 各被巡察学院党委主要负责人作表态发言,对巡察反馈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意见诚恳接受、照单全收、严肃对待、坚决整改。学院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校党委对于巡察工作的部署要求上来,认真制定整改方案,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细化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工作落实到位,以高质量整改推动学院改革发展,为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供稿:巡察办 撰稿:巨之嫣 审核:高翔)
2024-09-089月6日,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致敬最美教师”华山论剑西凤酒公司公益捐赠活动在我校长安校区举行。华山论剑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公司管理中心主任梁晓伟,人才发展中心主任康蓉,人力资源部部长吴一波,我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出席。 梁晓伟代表华山论剑西凤酒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向全体西法大教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并向我校捐赠爱心礼包100件。他表示教师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使命,希望通过此次公益行活动向躬耕教坛、甘于奉献的教师表达由衷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以实际行动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张军政代表学校表达了对公司公益慈善之举的感谢。他表示华山论剑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涵养尊师文化,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支持教育事业,双方积累了深厚的校企友谊,希望未来能够继续深化合作,发挥优势,共进共赢。 (供稿:教师发展中心 撰稿:白璘 审核:董玮)
2024-09-06炎炎夏日,高温酷暑,暑期的校园没有因为人员的减少而变得宁静,骄阳似火,恰是他们最繁忙的日子。 基建处以炙热践行初心,用坚守彰显担当,如期完成法律实务实训基地(一期)项目建设内容,并移交相关部门管理使用;完成两校区学生公寓消防改造项目,实现两校区学生公寓消防系统联动;雁塔校区图书楼改造项目任务完成过半。 后勤保障处抢抓施工“黄金期”,顺利完成了雁塔校区锅炉房烟囱拆除和图书馆防水维修项目,长安校区远程计量电表加装项目,以及两校区基础设施改造、学生公寓维修、设备运行维护、校园环境提升等十余项重点维修改造项目及专项维修项目。 保卫处将守护师生生命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为有效解决校内电动摩托车、自行车的乱停乱放问题,更好维护校园安全秩序,在长安校区学生公寓区和教学区划定专门停放区域,并优化近400米道路道沿;为提升消防安全水平,雁塔校区高层住宅楼消防给水设施维修改造项目顺利完工。 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以先进的计算机网络为支撑。信息网络中心自觉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信息化使命,做细做实两校区假期用网保障工作,按期完成雁塔校区法律实务实训基地(一期)项目网络建设任务,以技术创新为学校发展提供新动能。 从安全隐患整改到校舍升级改造,从基础设施建设到环境美化提升……所有工作人员克服暑热、躬身一线,加班加点、精益求精,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基建处、后勤保障处、保卫处、信息网络中心 撰稿:张佼 审核:燕福民)
2024-09-05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好全省学校思政课建设座谈会精神,9月5日上午,我校召开学习贯彻全省学校思政课建设座谈会精神工作会议,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出席。会议由校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燕福民主持。 会议重温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和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推进会精神,传达学习了全省学校思政课建设座谈会和领导讲话精神。 张军政表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建设是党领导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他强调,一要强化理论武装。要坚持不懈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不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注重将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二要推进重点马院建设。要完善顶层设计,整合各方资源,解决自身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要改进作风方法,提升工作质效,将各项工作落实落细落深。要注重课堂质量,提升思政课教师能力素质。三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要因材施教,分类教学,引导学生乐学善学,做到浇花浇根,育人育心。要胸怀“国之大者”,矢志立德树人,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会上,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鲁洋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主任李云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主任兼党支部书记赵琳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教研室主任、学工部思政教育科科长李伟弟副教授,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辅导员、组织员冯晨光,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院长马成教授,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院长助理候璇博士,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张磊博士,教务处处长李大勇教授先后交流发言。 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负责人,思政课教师代表,课程思政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撰稿:党委宣传部 撰稿:吴亢 审核:燕福民)
2024-09-054月27日上午,机关党委在校务楼报告厅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邀请西安邮电大学袁武振教授作报告,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主持,机关全体处科级干部参加。 袁武振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历史实践和经验启示》为题,从作风建设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重要意义等入手,重点围绕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发展历程、重大成就、宝贵经验、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四个方面对党的作风建设进行深刻阐释。 张军政在主持会议时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机关全体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治“四风”,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始终牢记政治机关定位,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提升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筑牢思想根基,丰富学习教育载体,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强化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要增强党性观念,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限期办结制”,真正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切实解决师生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要优化工作作风,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勇于创新作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要加强纪律建设,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对“关键少数”和重点岗位人员监督管理,扎实推进廉洁文化和清廉校园建设,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 与会同志纷纷表示,报告既有深厚的理论阐释,也有生动的实践事例,是一场精彩的政治理论课、警示教育课、实践指导课,对我们加强作风建设、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供稿:机关党委 撰稿:于文祥 审核:胡昌日)
4月19日,由我校主办,商学院(管理学院)、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承办的“共创·共享:审计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郝书辰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校党委书记赵万东参加会议并致辞,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赵万东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发展历史以及审计学科建设和审计人才培养情况。他表示,审计学科肩负着培养审计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与审计实务部门、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推动学校审计学科创新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学科体系作出贡献。 主旨报告阶段,郝书辰作了题为《对审计学科建设的几点看法》的报告,从宏观层面为审计学科建设提供高屋建瓴的思路和建议。我校副校长张荣刚教授以《依法审计与政法大学审计人才培养》为题,介绍了学校在审计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与创新路径。 主旨发言环节,西南财经大学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主任蔡春教授、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吴秋生教授、北京交通大学财务处处长崔永梅教授、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葛永波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院长于鹏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审计学科升级、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AI审计研究、数智化背景下人才培养以及新时代审计监督等内容,分享研究成果,引发了现场师生的深入思考与热烈讨论。 专题研讨环节,会议以审计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审计高等教育发展、新时代审计实务发展为议题设置了三个分会场,各方参会代表积极互动,交流见解,分享经验,现场氛围浓厚。 来自省内外相关高校专家学者、地方审计部门和相关公司的实务专家以及我校商学院(管理学院)师生,共计150余人参加会议。 “审计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分会场 “审计高等教育发展”分会场 “新时代审计实务发展”分会场 (供稿:商学院(管理学院)撰稿:刘政 审核:李晓宁)
4月23日,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我校召开国家公派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申报工作线上推进会。副校长张荣刚出席,各教学科研单位外事工作负责人参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陈梦琦主持会议。 张荣刚强调,推进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国际化是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也是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的使命担当。他表示,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落地实施需紧扣“创新驱动、精准施策、协同高效”三大原则。各教学科研单位一是要打破传统培养模式壁垒,以国家公派项目为纽带,聚焦“创新型”核心定位,打造人才培养“新范式”;二是要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在项目宣传、申报、服务等环节推行“一站式”流程,消除师生参与国际合作的隐性门槛,为师生搭建便捷申报通道。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项目负责人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的项目背景、获批情况、申报要求、申报流程、资助标准、实施要点等进行了细致解读和在线答疑。 2024年12月,我校成功获批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项目三年执行期间(2025年-2027年),我校可选派27名师生以访问学者、博士后、联合培养博士、联合培养硕士等公派留学身份赴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英国邓迪大学、美国圣约翰大学、俄罗斯联邦总统直属国民经济与国家行政学院和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研修学习。 (供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撰稿:王梦琳 审核:陈梦琦)
3月15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司法局和北京市朝阳区联合主办的涉外法治基地建设推进大会在京举行。我校校长范九利、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超汉教授受邀参会。 范九利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他强调,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需要重点解决协同单位参与人才培养驱动力不足的问题。应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合作交流渠道,鼓励高校与国际组织、涉外法律服务机构等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通过搭建多元化实习与实践平台,提升法学人才解决涉外法律事务的能力。要设立专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经费,重点用于高端涉外法治人才的引育、重点课题研究、国际法学术交流等方面,助力高校培养既具备扎实法律专业素养,又精通国际规则的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 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模式与经验分享”专题研讨环节中,张超汉围绕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的优化路径、实务导师选聘、实训与就业等问题作发言。 范九利一行赴香港仲裁中心北京代表处进行调研,就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建立、实践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具体内容进行了充分交流。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司法部等单位及全国51家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单位负责人、立格联盟高校负责人出席会议。 (供稿:涉外法治研究中心 撰稿:张超汉 审核:高翔)
4月28日晚,西北政法大学第二届“爱我国防”演讲比赛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出席。西安音乐学院“艺术走边防”课题组组长张津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演讲与口才教研室主任余海龙、共青团长安区委副书记胡若楠、西安邮电大学宋佳等专家担任评委。 12名选手围绕“爱我国防”主题,结合个人经历、思考感悟,贯穿历史脉络,紧跟时代脉搏,以真挚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和极具感染力的表达,从不同角度深刻阐述了自己对于国防事业的理解与热爱,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对国防精神的深刻认识。余海龙就参赛选手表现作点评指导。 经过激烈角逐,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赵佳梦、刑事法学院杜川荣获一等奖,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王麒斌、民商法学院李暄、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张诺锡、经济学院谢雨涵荣获二等奖,民商法学院王迪、 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李依哲、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苏煜航、刑事法学院吴寒宇、外国语学院刘韵涵、商学院(管理学院)何非洋荣获三等奖。 国旗护卫队演唱歌曲《祖国不会忘记》 本次演讲比赛,是我校长期重视国防教育、积极培育学生爱国情怀的生动缩影,彰显了青年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创新国防教育形式,把国防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国防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党委学工部、校团委、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参赛选手指导老师、学生代表现场观摩比赛。 (供稿:学生工作部(武装部) 撰稿:曾杰 审核:杨明)
3月19日,我校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时期民族班班主任阿生福子女阿地里江?阿不都哈迪尔、吐尔逊那依?阿布都哈迪尔等一行四人回到学校,寻访父辈奋斗足迹。 在校史馆内,阿地里江等驻足在毛泽东主席接见阿生福的照片前,深情凝眸、眼含泪光。 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长范九利、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副校长赵全宇等会见了阿地里江一行,并陪同参观了校史馆,共同追忆了阿生福老校友进京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光荣事迹,以及老人家在校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那段历史。 阿生福,原名阿不都哈迪尔·吾买尔,维吾尔族,1956年担任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现西北政法大学前身)民族班班主任、党支部书记,同年8月率少数民族参观团赴京,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阿生福长期从事民族教育与管理,1959年调回新疆政法干校,致力于为新疆培养法治人才,为新疆法治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阿生福的大女儿吐尔逊那依?阿布都哈迪尔,1957年在我校出生,后随父回新疆;阿生福的儿子阿地里江?阿不都哈迪尔,1962年出生在新疆,曾任阿克苏地区人民检察分院检察长。 ▲1956年8月2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接见 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民族班班主任阿生福 (供稿: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撰稿:王林钢 审核:刘霖杰)
4月1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总体评估服务项目专家论证暨结项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西北政法大学项目组会同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新疆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探索研究提升新疆法治政府建设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20名国内行政法学权威专家,以及受邀出席会议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司法部、中国法学会、民主与法制社相关负责同志对项目成果进行研讨论证。自治区司法厅党委副书记、厅长乃比江·依不拉伊木,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副校长常安主持会议。 评审专家一致认为,项目任务重、质量高,高校与政府部门协同攻关,研究深入、务实,内容丰富,展现出了新疆法治政府建设鲜明特色。既是对新疆法治政府建设的经验总结、规律把握,又是稳边固边兴边强边、促进民族团结、边疆治理的法治研究报告,开创了边疆法治政府评估的“新疆范式”,全景式呈现了边疆治理法治化的“新疆经验”,建立了新疆法治建设校地协同的“问题诊断—对策研究—实践转化”全链条机制。 2024年1月,我校受自治区司法厅委托,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总体评估工作,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资料梳理、座谈交流等方式,科学评估、精准诊断新疆各地、各部门法治政府建设情况。项目取得50万余字研究成果,包括新疆法治政府建设总体评估报告、典型经验、蓝皮书、评价指标体系、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评估报告、自贸试验区法治保障评估报告、法治社会建设和法治新疆建设评估报告等八个成果报告,助力新疆法治政府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供稿: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撰稿:周敏 宋雨森 审核:赵玎玎)
4月15日,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正式发布,我校排名全国第180名,政法类大学第5名,学校排名较2024年提升66位,在陕西高校中排名第11名,为我校在软科大学排名发布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十四五”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建成“法学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法学、法律博士学位授权点,办学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今后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全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撰稿:汤强 审核:王莹莹)
4月25日,洋光教育发展基金捐赠仪式在我校举行。洋光教育集团市场部总监盛洋华、我校副校长常安出席仪式并致辞。仪式由我校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杨华主持。 常安对洋光教育集团的慷慨捐赠表示感谢,他表示,此次校企合作意义非凡,是积极响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的有力举措,期待双方在教师研修、学生培养等领域深化合作,助力外国语学院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法学+外语”复合型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盛洋华表示,教育公益事业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洋光教育集团与学校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未来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探索产教融合模式,整合双方资源,优势互补,产出丰硕成果,为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 洋光教育集团向我校外国语学院捐赠30万元,外国语学院院长窦坤、洋光教育集团西安分校校长林文婷共同签署捐赠协议并交接捐赠支票 洋光教育集团西安分校相关人员,我校学工部、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负责人,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师生代表30余人参加仪式。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吕叔阳 审核:杨华)
最美四月天,乐享运动季。4月23日上午,我校2025年教职工拓展运动会在长安校区顺利举行,来自全校17个分工会的八百余名教职工参加了各项目比赛。 本次拓展运动会由校工会主办,刑事法学院工会、民商法学院工会、经济法学院工会、公安学院工会和新闻传播学院工会共同承办,设“同心击鼓”“背夹球接力跑”2个集体项目和“一分钟跳绳”“一分钟投篮”和“掷实心球”3个个人项目。比赛项目兼具趣味性与竞技性。 运动场上,各分会参赛队员全力以赴、奋勇争先,参赛运动员在配合中展现默契,在竞技中锻炼体魄,彰显了我校教职工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比赛间隙,运动员们互相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在共同参与中增进了解、加深情谊,现场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氛围。 “我参与,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本次拓展运动会让广大教职工们从课堂、办公室走向运动场,在欢乐的运动中放松身心、增进友谊、展示风采,更好地推动了我校全民健身活动的持续开展,营造了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校园氛围。 (供稿:校工会 撰稿:崔静 审核:戴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