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至4日,由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主办、贵阳学院协办的“2015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留学培训项目中外合作伙伴年会暨中国-东盟教育国际合作项目战略合作研讨会”在贵阳国际生态会议中心顺利举办。来自国内35所院校和机构的项目负责人,以及来自英国、澳大利亚、美国、新西兰、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的23所外方院校和机构的近150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我校培训中心主任、继续教育学院院长义海忠教授应邀参加了本次会议。 作为第八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次会议由展览展示、合作与人才交流洽谈及留学培训项目中外合作伙伴年会三部分组成。 8月3日,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等9个国家的80所院校和机构参与了“中国-东盟教育合作与人才交流洽谈会”,其中包括留学培训项目国内合作院校29所,国外合作院校和机构18所。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贵州省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副部长郝平及相关司局领导出席了本次会议。
2015-09-059月2日上午8:30,西北政法大学科研工作会议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层报告厅隆重开幕。校领导,校党委委员,校长助理,学术委员会委员,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及先进个人,全校正高职称教师,各学院教师代表,处级干部,重点研究基地、校级实体性研究机构、青年学术创新团队负责人等200多人参加会议。 郭捷副校长主持了上午的全体会议。受贾宇校长委托,王瀚副校长做题为《聚焦国家重大需求 构建开放型科研体系 着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科研工作报告。报告总结了我校“十二五”期间科研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我校科研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校科研工作的总体思路与举措。工作报告指出,紧紧把握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大机遇,紧密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一带一路建设”等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努力适应新形势下对高校科研工作的新要求,以学术人才培育和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以推进科研协同创新与高校智库建设为工作重心,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继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不断提升科研管理与服务水平,实现学校学科优势、科研力量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的有效对接,着力提升科研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 随后,科研处处长冯卫国、人事处处长王俊熙、财务处处长李咸宁分别就《对于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的意见(讨论稿)》和《横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讨论稿)》、《教师科研年度考核办法(讨论稿)》、《对于进一步加强科研经费管理意见(讨论稿)》等制度的起草进行了说明。 表彰阶段,副校长李玉朝宣读对于表彰“十二五”科研特别贡献集体、先进科研集体、科研业绩突出贡献个人及优秀科研工作者的决定。学报编辑部等8个先进集体,汪世荣等6位科研业绩突出贡献奖获得者,常安等26位优秀科研工作者上台领奖。 上午10:00,参会人员按照会议议程的安排,进行分组讨论。1-2个学院为一组,共9各小组,围绕总结“十二五”,规划“十三五”的主题,共同商讨科研兴校大计。 下午的全体会议由王瀚副校长主持。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刑事法学院、民商法学院、国际法学院、行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新闻传播学院等单位先后向大会汇报本单位“十二五”科研工作开展情况及“十三五”科研工作的整体规划和基本思路。 最后,校党委书记宋觉就科研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对于本次科研工作会议,宋觉书记指出:基于学校工作重心向内涵式转型发展的新阶段,学校每年确定一个主题,召开专门会议,分项建设,成效显著。本次科研工作会议的召开,对于推进学校实现既定目标,做好“十二五”的收官和“十三五”的开局意义重大。 对于科研工作,宋觉书记提出四点意见: (一)要坚持正确的科研方向,主动服务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 (二)要扎实推进学科建设,为学术繁荣和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要切实优化学术风气,全面营造崇尚学术、尊重学者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要加强科研管理,提高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科研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程度。 下午5:30,科研工作会议顺利闭幕。
2015-09-039月2日上午,以“铭记历史、珍视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的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书画展在我校长安校区隆重开幕。陕西省教育工会主席张敏、校党委书记宋觉、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马永侠、副校长李玉朝、兄弟院校工会主席、雁塔区长延堡街道办事处领导、校内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展作品作者和校内书画爱好者等出席了开幕仪式。开幕式由校工会副主席姚喜平主持,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马永侠,陕西省教育工会主席张敏分别讲话、致辞。 本次书画展是校党委开展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由学校党政办、党委宣传部、校工会、校友办、离退休管理处共同组织主办,旨在以书法、绘画、篆刻等艺术形式,来大力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展示中国人民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 本次书展共收集作品 100余幅,作者以学校教职工和关注支持母校建设的校友书家为主,同时邀请了部分省内书画名家惠赐墨宝以增色书展。但观所展作品,或纵情泼墨、或潇洒挥毫,在笔走龙蛇间无不体现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艰苦卓绝和波澜壮阔;无不诠释着全民族伟大抗战历史和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英雄史诗和宏伟画卷;无不流动着歌颂中国共产党中流砥柱、力挽狂澜的重要作用;无不弘扬出中国人民伟大不屈的抗战精神;无不流露着深切缅怀抗战英雄光辉业绩,激发人民爱党、爱国、珍爱和平的家国情怀。
2015-09-03据省教育厅文件《对于公布2015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结果的通知》(陕教高〔2015〕21号),我校9个项目被批准为2015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其中本科7项,高等继续教育2项,项目研究周期为两年(2015—2017年),详见下表。依惯例,对于按照限额申报而未获省上立项的项目,如果与在研的校级教改项目不重复,则自动转为下一年度校级教改项目。 西北政法大学2015年度陕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获准立项名单 学校 项目名称 项目主持人 项目组成员 项目 层次 项目 类别 西北政法大学 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 赵云君 刘光岭 王胜利姚延婷 李进武 本科 重点 西北政法大学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孙昊亮 马光明 淡新昌凤建军 孙 栋 本科 一般 西北政法大学 检校合作《检察实务》CBE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宋志军 淡新昌 王秦龙张婷婷 刘少晖 本科 一般 西北政法大学 法学教师实践能力提高的体制与机制研究 彭 涛 董 玮 余 涛刘 璞 李永宁 本科 一般 西北政法大学 刑事案件侦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研究 台治强 闫小军 李 莉江 展 张 颖 本科 一般 西北政法大学 新闻传播学专业案例式教学法研究 申玲玲 孙晓红 李 璐王 翎 李牧泽 本科 自筹 西北政法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高校法学教育与研究工作现状专题调研 陈京春 董小龙 郭立宏陈国栋 王 麟刘丹冰 郑 辉余 涛 赵韩强 本科 专项 西北政法大学 高等继续教育法学特色专业研究与实践 义海忠 范庆标 同黎庆凤建军 张晓莉 高等继续教育 一般 西北政法大学 依法治国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法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以我省法学院(系)理论教学和实践课程改革为视角 倪 楠 徐德敏 王 浩 韩续峰 高等继续教育 一般
2015-08-257月9日下午,我校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中期教学检查工作总结会议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会议室召开。副校长郭捷,教学督导专家组负责人张鸿骊、张红波出席会议。各院(部)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副主任)、教务处负责人及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教务处长王麟主持。 会上,教务处副处长张天栋通报了本学期中期教学检查工作的总体情况,王麟处长对有关工作作了强调。15个教学单位汇报了各自工作开展情况。经评审,刑事法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当选为本学期中期教学检查优秀单位。 郭捷副校长向获奖单位颁奖并讲话。首先,她代表学校对多年来教学督导专家不辞辛劳,认真开展各项督导工作表示感谢,并要求各院(部)要继续全力支持专家们的工作,为专家组工作开展创造更好条件,要认真听取专家意见建议,切实整改,推动工作。其次,她指出,本学期,各院(部)在规范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与建设、开展各类特色实践教学活动、强化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比如,哲社、刑事法、公安、职业技术学院等学院强化落实听课制度,民商法学院、马研院深入推动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行政法学院着力提高期末考试课程命题质量,经济学院、经济法、国际法、政管院等学院多措并举,切实提高毕业论文工作质量,外国语、新传院等学院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商学院、体育部重视开展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教研活动,等等。最后,她就做好本学期期末考试及各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编制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2015-08-25近日,陕西省教育厅下发了《对于公布2015年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子项目的通知》(陕教高〔2015〕13号),《对于公布2015年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获奖名单的通知》(陕教高〔2015〕14号)及《陕西省教育厅对于表彰第九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的通知》(陕教高〔2015〕15号)。我校“本科教学质量工程” 建设再创佳绩,新增2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两部教材分别获得优秀教材一等奖和二等奖。此外,两名教师获得“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项目子项目名单 序号 单位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新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1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社会保障学 李文琦 2 商学院 市场调查与预测 高展军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 商学院 市场营销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段坪利 2015年度陕西省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名单 序号 教材名称 主编姓名 所属学院 奖项 1 行政法学 王周户 行政法学院 一等奖 2 法学原理 李其瑞 刑事法学院 二等奖 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序号 教师姓名 所属学院 1 马庆林 外国语学院 2 朱继萍 刑事法学院
2015-08-25唇枪舌剑尽显王者风范,进退自若张扬谈判魅力。日前,我校首届模拟谈判大赛决赛在天平楼B座模拟法庭隆重举行。 莅临本次大赛的领导嘉宾有:校党委副书记赵健老师,学工部部长张军政老师,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刘兴春老师,商学院党委书记路建潮老师,商学院院长张荣刚教授,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智伟老师,陕西省总工会保障部部长徐运平先生,i实习平台哈斌老师,西安邮电大学创业孵化兼创业咖啡基地负责人赵宁老师以及我院其他领导代表老师。担任本次大赛的评委分别是:咸阳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仲裁院院长姜波先生,陕西苏宁人力资源中心经理李强先生,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全球职业规划师王利老师,政管学院副院长同满宏教授,教务处副处长李永宁老师,经济法学院教授曹燕老师,陕西省总工会法律部部长陈建树先生。 比赛正式开始前,主持人王佳洁同学与大家分享了一段视频,带领大家共同回顾了参赛选手们从初赛到复赛的精彩表现。首先由赛场主席曹改莲同学为大家展示了本次大赛的谈判案例,谈判双方以沈阳某机床厂为背景,分为劳资两方,就各方权利与利益展开激烈谈判。 首先上场的第一组同学们以工薪和安全保障为主要谈判点,通过对行业形势,公司财务现状,工人生活条件,设备更新换代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论述,双方你来我往,经过数轮协商讨论,以维护自身利益为出发点,同时契合共同发展原则,两方最终作出相应让步,在工薪和安全保障问题解决方案上达成协议。第一组同学赛毕,姜波先生与曹燕老师分别对劳资两方进行细致点评。两位评委首先对同学们的精彩表现予以了充分肯定,劳资双方各有其优势,但也存有不足。评委老师在细节,谈判技巧,法律资源寻找,条例依据,名次法律理解等方面对选手们提出点评与指导。 接下来的第二组比赛同样精彩,相比第一组同学间的委婉平和,第二组同学间的火药味明显浓重了许多,现场气氛不觉紧张起来。相同的案例,相似的谈判议点,不同的谈判技巧,带给了大家别样的精彩!随后同满宏老师和陈建树先生对第二组同学的表现进行深刻点评。同样地,评委们在肯定选手们的同时也针对其不足进行了补充并提出中肯意见若干。 赛程暂告断落,紧张的统分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与此同时我院张荣刚教授对本次大赛发表总结讲话。在致辞中,张院长对参赛选手的表现提出表扬鼓励,同时对各位评委嘉宾的深刻点评表示衷心感谢。张院长联系管理学概念,指出劳资双方应处于和谐环境,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从本次比赛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得到启发,找差距,弥不足,完善自我,争取进步。 最后就是激动人心的颁奖环节了,经过激烈的角逐较量,最终第一组中的劳方队伍凭借其精彩的表现摘得本次大赛王者桂冠!刘皓星,赵佳琪,罗伟龙,张畑四人获得优秀个人。获奖队伍依次上台领奖并与颁奖嘉宾进行亲切合影留念,在同学们热烈的祝贺与掌声中,本次大赛宣告完美落幕!
2015-08-256月12日上午9:00在长安校区行政楼4楼会议室,由主管学校科研工作的王瀚副校长召集的学校暑期科研工作会议召开。各学院科研院长、各实体性研究机构负责人、人事处、财务处、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负责人和科研处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科研处副处长方立峰主持,科研处冯卫国处长介绍了近期的科研工作情况,并安排了暑期科研工作,科研处副处长程启悃介绍了省上有关加强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李立处长介绍了学校外事交流的相关工作,人事处孙静副处长介绍了近期省上和学校的有关人才工程,财务处介绍了省上有关科研管理文件以及财务相关工作。最后,王瀚副校长安排部署了本学期及暑期的具体科研工作。
2015-08-25西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宋觉、校长贾宇、陕西省律师协会会长赵黎明先生为获得竞赛一等奖的西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代表队颁奖 由西北政法大学承办的第三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于2015年6月6日到6月7日在我校长安校区举行。来自五所政法大学,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山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等全国20所高校300余名教师、学生选手代表参加了本次比赛。来自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业务庭室五位法官、西安市检察院系统的五位陕西省十佳公诉人,以及来自本次比赛冠名赞助单位,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五位资深律师分别组成合议庭,主持并评判比赛。由湘潭大学、辽宁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十所高校的法学教授担任嘉宾,分别点评每场比赛。各参赛队经过37场次激烈的的角逐,西北政法大学和西南政法大学获得一等奖。 贾宇校长在颁奖典礼上致辞 模拟法庭竞赛是深化法学教育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卓越法律人才的重要措施,比赛着重考察和培养学生实务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应变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养。比赛也为不同高校法学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搭建起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首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由中国政法大学承办,第二届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承办,由我校承办的第三届模拟法庭竞赛是截至目前参赛高校最多,参赛学生规模最大的一届。 竞赛掠影 6月8日晚,颁奖晚会隆重举行。我校党委书记宋觉、校长贾宇、副校长郭捷,教育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法学组组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王均平,陕西省律师协会会长、海普睿诚律师事务所管委会主席赵黎明等出席颁奖晚会。贾宇校长代表学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参赛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表示欢迎,对法律实务部门评委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贾宇校长在讲话中强调,西北政法大学着力于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和创新,长期重视对学生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把模拟法庭竞赛作为学生实务实训、提高其职业能力的重要途径。贾宇校长向与会嘉宾精彩诠释了西法大“法治信仰、中国立场、国际视野、平民情怀”的育人理念,并寄语同学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过程第一,结果第二;实力第一,名分第二。贾宇校长的精彩讲话博得了在场嘉宾和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颁奖晚会上,各参赛队员还表演丰富多彩的文艺节目,将晚会气氛推向高潮。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将于2016年在中山大学举行。
2015-08-255月31日,学校本科专业建设专题教学工作会议在雁塔校区教务处综合办公室召开。郭捷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七个法学以外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和五个法学院的院长及主管教学工作副院长分别参加了上午和下午的会议。会议由教务处王麟处长主持。 会上,法学以外各学院汇报了“十二五”期间本院本科专业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特别是各校级以上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在教学团队建设、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管理改革等方面的主要进展,提出了“十三五”期间深化改革、加强建设以及新增专业申报工作的设想;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院谈了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的具体思路;法学各学院汇报了“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实施以来的建设成效、存在问题、下一步的建设重点及主要举措。 与会领导还就进一步凝练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强化专业特色、优化教风学风、大力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积极性、改进本科生导师制工作等问题作了深入探讨。 副校长郭捷教授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各学院在推进专业综合改革和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工作中所取得的成绩,并指出,要按照准确定位、注重内涵、突出优势、强化特色的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扎实推进各项改革与建设措施,努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她还就做好本学期中期教学检查、2015届本科毕业生等工作提了明确要求。
2015-08-254月27日上午,机关党委在校务楼报告厅举办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报告会,邀请西安邮电大学袁武振教授作报告,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主持,机关全体处科级干部参加。 袁武振以《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历史实践和经验启示》为题,从作风建设的基本内涵、主要内容、重要意义等入手,重点围绕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发展历程、重大成就、宝贵经验、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等四个方面对党的作风建设进行深刻阐释。 张军政在主持会议时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机关全体干部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治“四风”,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要始终牢记政治机关定位,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切实提升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要筑牢思想根基,丰富学习教育载体,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强化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坚持学用结合、知行合一,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要增强党性观念,密切联系群众,坚持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和“限期办结制”,真正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切实解决师生的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要优化工作作风,积极探索新思路、新方法,勇于创新作为,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要加强纪律建设,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对“关键少数”和重点岗位人员监督管理,扎实推进廉洁文化和清廉校园建设,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 与会同志纷纷表示,报告既有深厚的理论阐释,也有生动的实践事例,是一场精彩的政治理论课、警示教育课、实践指导课,对我们加强作风建设、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供稿:机关党委 撰稿:于文祥 审核:胡昌日)
4月19日,由我校主办,商学院(管理学院)、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承办的“共创·共享:审计学科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召开。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审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郝书辰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校党委书记赵万东参加会议并致辞,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上,赵万东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发展历史以及审计学科建设和审计人才培养情况。他表示,审计学科肩负着培养审计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与审计实务部门、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推动学校审计学科创新发展,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审计学科体系作出贡献。 主旨报告阶段,郝书辰作了题为《对审计学科建设的几点看法》的报告,从宏观层面为审计学科建设提供高屋建瓴的思路和建议。我校副校长张荣刚教授以《依法审计与政法大学审计人才培养》为题,介绍了学校在审计人才培养方面的独特优势与创新路径。 主旨发言环节,西南财经大学中国政府审计研究中心主任蔡春教授、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吴秋生教授、北京交通大学财务处处长崔永梅教授、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葛永波教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院长于鹏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围绕审计学科升级、构建中国审计学自主知识体系、AI审计研究、数智化背景下人才培养以及新时代审计监督等内容,分享研究成果,引发了现场师生的深入思考与热烈讨论。 专题研讨环节,会议以审计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审计高等教育发展、新时代审计实务发展为议题设置了三个分会场,各方参会代表积极互动,交流见解,分享经验,现场氛围浓厚。 来自省内外相关高校专家学者、地方审计部门和相关公司的实务专家以及我校商学院(管理学院)师生,共计150余人参加会议。 “审计学科建设与创新发展”分会场 “审计高等教育发展”分会场 “新时代审计实务发展”分会场 (供稿:商学院(管理学院)撰稿:刘政 审核:李晓宁)
4月23日,为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国际化建设,我校召开国家公派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申报工作线上推进会。副校长张荣刚出席,各教学科研单位外事工作负责人参会,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副处长陈梦琦主持会议。 张荣刚强调,推进人才培养与师资队伍国际化是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抓手,也是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大局的使命担当。他表示,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落地实施需紧扣“创新驱动、精准施策、协同高效”三大原则。各教学科研单位一是要打破传统培养模式壁垒,以国家公派项目为纽带,聚焦“创新型”核心定位,打造人才培养“新范式”;二是要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在项目宣传、申报、服务等环节推行“一站式”流程,消除师生参与国际合作的隐性门槛,为师生搭建便捷申报通道。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项目负责人对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的项目背景、获批情况、申报要求、申报流程、资助标准、实施要点等进行了细致解读和在线答疑。 2024年12月,我校成功获批教育部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项目三年执行期间(2025年-2027年),我校可选派27名师生以访问学者、博士后、联合培养博士、联合培养硕士等公派留学身份赴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英国邓迪大学、美国圣约翰大学、俄罗斯联邦总统直属国民经济与国家行政学院和哈萨克斯坦阿里法拉比国立大学研修学习。 (供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撰稿:王梦琳 审核:陈梦琦)
3月15日,由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市司法局和北京市朝阳区联合主办的涉外法治基地建设推进大会在京举行。我校校长范九利、涉外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超汉教授受邀参会。 范九利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科研平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他强调,推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需要重点解决协同单位参与人才培养驱动力不足的问题。应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合作交流渠道,鼓励高校与国际组织、涉外法律服务机构等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通过搭建多元化实习与实践平台,提升法学人才解决涉外法律事务的能力。要设立专项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经费,重点用于高端涉外法治人才的引育、重点课题研究、国际法学术交流等方面,助力高校培养既具备扎实法律专业素养,又精通国际规则的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 在“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模式与经验分享”专题研讨环节中,张超汉围绕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的优化路径、实务导师选聘、实训与就业等问题作发言。 范九利一行赴香港仲裁中心北京代表处进行调研,就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机制建立、实践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具体内容进行了充分交流。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教育部、司法部等单位及全国51家国家级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建设单位负责人、立格联盟高校负责人出席会议。 (供稿:涉外法治研究中心 撰稿:张超汉 审核:高翔)
4月28日晚,西北政法大学第二届“爱我国防”演讲比赛在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校党委副书记郭武军出席。西安音乐学院“艺术走边防”课题组组长张津波教授、陕西师范大学演讲与口才教研室主任余海龙、共青团长安区委副书记胡若楠、西安邮电大学宋佳等专家担任评委。 12名选手围绕“爱我国防”主题,结合个人经历、思考感悟,贯穿历史脉络,紧跟时代脉搏,以真挚的情感、生动的语言和极具感染力的表达,从不同角度深刻阐述了自己对于国防事业的理解与热爱,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对国防精神的深刻认识。余海龙就参赛选手表现作点评指导。 经过激烈角逐,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赵佳梦、刑事法学院杜川荣获一等奖,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王麒斌、民商法学院李暄、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张诺锡、经济学院谢雨涵荣获二等奖,民商法学院王迪、 新闻传播学院(艺术学院)李依哲、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苏煜航、刑事法学院吴寒宇、外国语学院刘韵涵、商学院(管理学院)何非洋荣获三等奖。 国旗护卫队演唱歌曲《祖国不会忘记》 本次演讲比赛,是我校长期重视国防教育、积极培育学生爱国情怀的生动缩影,彰显了青年学子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我校将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探索创新国防教育形式,把国防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国防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党委学工部、校团委、公安学院(公共安全法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各学院党委副书记、辅导员、参赛选手指导老师、学生代表现场观摩比赛。 (供稿:学生工作部(武装部) 撰稿:曾杰 审核:杨明)
3月19日,我校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时期民族班班主任阿生福子女阿地里江?阿不都哈迪尔、吐尔逊那依?阿布都哈迪尔等一行四人回到学校,寻访父辈奋斗足迹。 在校史馆内,阿地里江等驻足在毛泽东主席接见阿生福的照片前,深情凝眸、眼含泪光。 校党委书记赵万东、校长范九利、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副校长赵全宇等会见了阿地里江一行,并陪同参观了校史馆,共同追忆了阿生福老校友进京受到毛主席接见的光荣事迹,以及老人家在校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那段历史。 阿生福,原名阿不都哈迪尔·吾买尔,维吾尔族,1956年担任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现西北政法大学前身)民族班班主任、党支部书记,同年8月率少数民族参观团赴京,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阿生福长期从事民族教育与管理,1959年调回新疆政法干校,致力于为新疆培养法治人才,为新疆法治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阿生福的大女儿吐尔逊那依?阿布都哈迪尔,1957年在我校出生,后随父回新疆;阿生福的儿子阿地里江?阿不都哈迪尔,1962年出生在新疆,曾任阿克苏地区人民检察分院检察长。 ▲1956年8月27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南海接见 中央政法干部学校西北分校民族班班主任阿生福 (供稿: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撰稿:王林钢 审核:刘霖杰)
4月1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法治政府建设总体评估服务项目专家论证暨结项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司法厅、西北政法大学项目组会同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新疆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探索研究提升新疆法治政府建设的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来自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20名国内行政法学权威专家,以及受邀出席会议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司法部、中国法学会、民主与法制社相关负责同志对项目成果进行研讨论证。自治区司法厅党委副书记、厅长乃比江·依不拉伊木,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范九利出席会议并分别致辞,副校长常安主持会议。 评审专家一致认为,项目任务重、质量高,高校与政府部门协同攻关,研究深入、务实,内容丰富,展现出了新疆法治政府建设鲜明特色。既是对新疆法治政府建设的经验总结、规律把握,又是稳边固边兴边强边、促进民族团结、边疆治理的法治研究报告,开创了边疆法治政府评估的“新疆范式”,全景式呈现了边疆治理法治化的“新疆经验”,建立了新疆法治建设校地协同的“问题诊断—对策研究—实践转化”全链条机制。 2024年1月,我校受自治区司法厅委托,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展法治政府建设总体评估工作,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资料梳理、座谈交流等方式,科学评估、精准诊断新疆各地、各部门法治政府建设情况。项目取得50万余字研究成果,包括新疆法治政府建设总体评估报告、典型经验、蓝皮书、评价指标体系、数字法治政府建设评估报告、自贸试验区法治保障评估报告、法治社会建设和法治新疆建设评估报告等八个成果报告,助力新疆法治政府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供稿: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撰稿:周敏 宋雨森 审核:赵玎玎)
4月15日,2025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正式发布,我校排名全国第180名,政法类大学第5名,学校排名较2024年提升66位,在陕西高校中排名第11名,为我校在软科大学排名发布以来取得的最好成绩。 “十四五”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建成“法学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高水平大学”战略目标,聚焦高质量发展,加强学科内涵建设,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法学、法律博士学位授权点,办学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今后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凝心聚力,团结奋进,全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 撰稿:汤强 审核:王莹莹)
4月25日,洋光教育发展基金捐赠仪式在我校举行。洋光教育集团市场部总监盛洋华、我校副校长常安出席仪式并致辞。仪式由我校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杨华主持。 常安对洋光教育集团的慷慨捐赠表示感谢,他表示,此次校企合作意义非凡,是积极响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的有力举措,期待双方在教师研修、学生培养等领域深化合作,助力外国语学院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法学+外语”复合型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贡献力量。 盛洋华表示,教育公益事业是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洋光教育集团与学校的发展理念高度契合,未来将持续深化校企合作,共同探索产教融合模式,整合双方资源,优势互补,产出丰硕成果,为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 洋光教育集团向我校外国语学院捐赠30万元,外国语学院院长窦坤、洋光教育集团西安分校校长林文婷共同签署捐赠协议并交接捐赠支票 洋光教育集团西安分校相关人员,我校学工部、国内合作与校友工作处负责人,外国语学院相关负责人及师生代表30余人参加仪式。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吕叔阳 审核:杨华)
最美四月天,乐享运动季。4月23日上午,我校2025年教职工拓展运动会在长安校区顺利举行,来自全校17个分工会的八百余名教职工参加了各项目比赛。 本次拓展运动会由校工会主办,刑事法学院工会、民商法学院工会、经济法学院工会、公安学院工会和新闻传播学院工会共同承办,设“同心击鼓”“背夹球接力跑”2个集体项目和“一分钟跳绳”“一分钟投篮”和“掷实心球”3个个人项目。比赛项目兼具趣味性与竞技性。 运动场上,各分会参赛队员全力以赴、奋勇争先,参赛运动员在配合中展现默契,在竞技中锻炼体魄,彰显了我校教职工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比赛间隙,运动员们互相交流经验,分享心得,在共同参与中增进了解、加深情谊,现场洋溢着欢乐和谐的氛围。 “我参与,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本次拓展运动会让广大教职工们从课堂、办公室走向运动场,在欢乐的运动中放松身心、增进友谊、展示风采,更好地推动了我校全民健身活动的持续开展,营造了积极向上、团结奋进的校园氛围。 (供稿:校工会 撰稿:崔静 审核:戴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