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我校代表队在第十四届全国法律英语大赛收获多项荣誉

  • 2025年05月20日
  • 外国语学院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5月17日,第十四届全国法律英语大赛决赛在北京盈科律师事务所总部圆满落幕。本届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五院四系、立格联盟、双一流高校及法治实务部门的1400余名选手参赛,经过激烈角逐,我校2024级法律硕士研究生梁静怡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外国语学院2023级本科生杨可雯荣获叁等奖,外国语学院教师刘红岭、高一波获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校荣获优秀组织奖,此次获奖充分展现了我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的卓越成效。

一等奖 梁静怡

三等奖 杨可雯(右起第三位)

近年来,外国语学院通过培养学生扎实的法律素养和出色的外语能力,托法律英语大赛等赛事持续打造特色外语教学实践品牌活动,激发学生法律英语学习热情,提升涉外法律实务能力,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作出积极贡献。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陈河&别苍蝉辫;审核:杨华

相关新闻

  • 我校教师参加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

    5月16—18日,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在上海合作组织秘书处培训基地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我校副校长张荣刚、国家安全学院(反恐怖主义法学院)院长舒洪水、刑事法学院副院长刘仁琦、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教师杨为乔参会。 本次学术年会有海研会理事、会员等152人参会,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洪祥,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会长、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鸣起,中央台办首席法律顾问、法规局局长张万明,上海政法学院校长刘晓红致辞,全体大会发言分为四个模块,有三十余位专家学者作了发言,张荣刚主持了第四个模块的发言。 会议同期,还举行了海峡两岸关系法学研究会的理事会会议,张荣刚增选为常务理事,张超汉教授增选为理事。 (供稿:刑事法学院 撰稿:高晓伟 审核:孙学龙)

    2025-05-20
  •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方强教授为我校作题为《中西古代典籍中的人权比较》学术讲座

    5月15日晚,由我校人权研究中心主办的“公法与人权”讲坛第62期在雁塔校区人权研究中心会议室顺利举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德鲁斯校区)历史学教授、美国华人社会科学教授学会会长方强作题为《中西古代典籍中的人权比较》学术讲座,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成教授主持,杨博文博士与谈。 方强以“中西方古代典籍中的人权比较”为主题,围绕《世界人权宣言》的四大支柱,从人权定义入手,具体论述了生命权、财产权、博爱等内容。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出发,向我们展示了新教、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以及中国古代典籍史册中有关人权方面的内容,分析其中的不同,找出各方的共性,以达到探索人权的目的。同时,方强教授沿着时代的脉络带领同学们领略了人权在东西方不同时间节点的变化,使同学们对人权的演变有了更为深入地理解。 马成表示,此次讲座由浅入深,结合民族文化剖析了东西方人权的不同,学术深度可见一斑。杨博文认为,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发现了习俗与自然的不同,为了认识到不同习俗的根本,从而产生了自然权利观点。 本场讲座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对人权概念有了更为系统地理解,更对东西方人权观念的异同获得了深刻的认识。 (供稿:人权研究中心 撰稿:李欣雨 审核:马成)

    2025-05-16
  • 我校举办第二期教师“梓行”学术沙龙活动

    5月15日下午,我校第二期教师“梓行”学术沙龙活动在长安校区顺利举行。本次活动邀请《法律科学》副主编孙尚鸿教授作《学术论文写作核心要素的表达》专题辅导。 孙尚鸿从选题价值、框架构建、观点阐述、论据运用等方面系统解析了学术论文写作要点,对教师学术论文逐一进行修改指导。参会教师还围绕摘要撰写、文献引用等问题与专家开展了深入交流。 参会教师们表示,“此次培训理论讲解贴合实际,实战点评直击要害,为论文修改提供了明确方向”,沙龙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把脉”模式,能够切实帮助教师解决论文写作中的实际困难,对提升教师学术论文写作水平、促进学校科研成果高质量产出具有积极意义,培训收获颇丰。 (供稿:教师发展中心 撰稿:白璘 审核:董玮)

    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