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清华大学教授艾四林来校指导思政课教学

  • 2025年05月15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5月13日上午,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艾四林应邀来校指导思政课教学并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进行深入座谈。

在校党委副书记张军政的陪同下,艾四林现场观摩了青年教师的思政课教学,并与授课教师进行了亲切交谈,随后参观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并与教师代表开展座谈,马克思主义学院相关负责人及部分骨干教师代表参加。

座谈会上,艾四林全面深刻地解答了部分青年教师教学过程中的疑惑和问题,分享了思政课教学艺术和技巧。他表示,思政课教学是一门很有艺术和技巧的实践活动,一堂生动、成功的思政课不仅能使学生有很强的获得感,也能使授课教师有很明显的成就感。思政课教师要讲深讲透讲活党的创新理论成果,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久久为功,持之以恒地提升自身授课能力,终身追求思政课教学的“金课”目标。

(供稿:马克思主义学院&别苍蝉辫;撰稿:韩筱煜&别苍蝉辫;审核:刘驰)

相关新闻

  •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方强教授为我校作题为《中西古代典籍中的人权比较》学术讲座

    5月15日晚,由我校人权研究中心主办的“公法与人权”讲坛第62期在雁塔校区人权研究中心会议室顺利举行。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德鲁斯校区)历史学教授、美国华人社会科学教授学会会长方强作题为《中西古代典籍中的人权比较》学术讲座,人权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马成教授主持,杨博文博士与谈。 方强以“中西方古代典籍中的人权比较”为主题,围绕《世界人权宣言》的四大支柱,从人权定义入手,具体论述了生命权、财产权、博爱等内容。从东西方比较的角度出发,向我们展示了新教、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以及中国古代典籍史册中有关人权方面的内容,分析其中的不同,找出各方的共性,以达到探索人权的目的。同时,方强教授沿着时代的脉络带领同学们领略了人权在东西方不同时间节点的变化,使同学们对人权的演变有了更为深入地理解。 马成表示,此次讲座由浅入深,结合民族文化剖析了东西方人权的不同,学术深度可见一斑。杨博文认为,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发现了习俗与自然的不同,为了认识到不同习俗的根本,从而产生了自然权利观点。 本场讲座引发了同学们的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不仅对人权概念有了更为系统地理解,更对东西方人权观念的异同获得了深刻的认识。 (供稿:人权研究中心 撰稿:李欣雨 审核:马成)

    2025-05-16
  • 美国大学法学教育与交流访学

    报告主题:美国大学法学教育与交流访学 报告人:方强,美国华人社科教授协会主席。 举办单位: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国际教育           学院 报告地点:长安校区智慧教室 报告时间:2025年05月16日16:00至17:30

    2025-05-16
  • 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召开2025年春季学期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会议

    为深化实施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任务,不断提高教学水平,5月13日中午,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在长安校区可视化中心举办2025年春季学期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会议通过师生互动、课堂观摩、主题研讨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探讨教风学风建设新策略。校党委学工部相关负责人、学院领导班子、办公室、教务办、各教研室主任、辅导员代表及各年级学生代表共40余人参与。 会议第一阶段由院长倪楠主持,学生代表们积极发言,就课程设置、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学院领导表示将组织专门研究,通过开展普法讲座、增设导学课程等措施,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助力学生提前掌握专业方向,提升学习目的性。会议强调,必须坚定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将会议成果转化为具体的教学改进措施,持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为学院的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会议的第二阶段由副院长薛亮主持,首先对本院开设的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进行课堂观摩。授课教师在课堂互动、教学效果、学生出勤等方面均表现出色。会议强调,教师需持续优化教学方法,提升课堂吸引力,并严格遵循教学规范,保证教学质量持续提升。 与会人员还就课程思政建设、一流课程申报、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整改等关键任务进行深入讨论,并对近期教学管理任务进行部署。 (供稿:经济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撰稿:徐靓,审核:倪楠)

    2025-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