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省委高教工委组织召开的部分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座谈会上,来自省内高校的多名党外专家教授就全省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滋养传统文化与提炼精神文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提出意见建议。
吴航(农工党成员,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副院长、教授):建议省委、省政府加强统筹协调,在我省&濒诲辩耻辞;十叁五&谤诲辩耻辞;规划编制中贯穿区域协调发展思路,加强水电管线、信息网络、高速公路、机场航运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完善全省产业链及产业结构的高度优化要素配置,将区域优势整合为以产业为支撑的综合经济优势。
仲伟周(九三学社西安交通大学委员会副主委,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建议建立基础研发平台,推动公司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同时鼓励公司建立科技研发部门,提高公司自主创新能力。通过鼓励公司上市、提高公司直接融资比例来解决公司转型升级中的资金限制,对重点发展产业特别是对于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产业实施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进一步优化金融、财政等资源配置。
张保军(民盟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建议加强对陕西粮食生产力提升的法律研究,制定《陕西粮食生产能力提升法》。开展技术推广补贴、农业保险试点,提高粮食生产抗风险能力。继续优化粮食种植区域和种植结构,促进粮食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田基础建设,提高农田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水平。
李其瑞(农工党成员,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院长、教授):建议深入研究中华法系与法治文明的治国智慧,把反映中国法治文明整体脉络的陕西传统法制器物、典籍等集中起来,筹建陕西中华法律文明博物馆。同时整理点校反映古代法治文明的典籍文献,为我省以史资政提供必要历史和文本支持。
钱会(民建成员,长安大学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建议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抓紧拟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价格、财政、税收、金融、土地等方面的经济政策体系,使鼓励发展的政策与鼓励环保的政策有机融合。根据不同地区的环境功能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确定相应发展模式,实行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保护环境。
原标题:高校党外人士就推进&濒诲辩耻辞;叁个陕西&谤诲辩耻辞;建设提出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