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人民网】西北政法大学首届法律硕士专业卫生法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会顺利举行

  • 2022年05月24日
  • 人民网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2022年5月19日上午,西北政法大学首届法律硕士专业卫生法方向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会在雁塔校区3102教室举行。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医疗卫生法制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曹艳林、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昌雄、陕西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法规处处长于泳、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教授贺红强、公安学院副教授梁小锋等国内卫生法学界和卫生法治实务部门专家组成的答辩委员会,一致通过了吴艺和刘易坤的硕士学位论文答辩。

吴艺和刘易坤本科分别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和西安医学院,具有扎实的卫生事业管理和医学基础知识,研究生期间出色完成了法学及相关课程的学习并顺利通过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吴艺和刘易坤的硕士学位论文题目分别为“健康码运用中个人信息保护研究”“疫情防控中的强制隔离制度研究”。2022年4月,两位同学向学校提出进行硕士学位论文答辩的申请,经过一系列严格的审查程序终于成功进入了最后的学位论文答辩阶段。经过答辩人汇报、宣读外审意见、委员提问、答辩人回答、委员讨论和投票表决等环节,两篇论文顺利通过答辩。

论文指导教师、西北政法大学医药卫生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邱昭继教授介绍,西北政法大学2019年开始培养法律硕士专业卫生法方向研究生,2019年、2020年、2021年分别招收2名、5名、8名卫生法方向研究生。法律硕士专业卫生法方向导师组现有专职导师6名,3位导师具有教授职称,4名导师具有博士学位,导师来自法治学院、刑事法学院、经济法学院和公安学院。此外,该方向还有4名来自法治实务部门的兼职导师。西北政法大学成功培养出首届卫生法方向研究生,凝聚着西北政法大学医药卫生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所有教师的心血。两篇论文对传染病疫情防控中的个人信息法律保护问题和强制隔离问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对公共卫生法理论研究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对于我国卫生法学的繁荣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地供稿 陕西省卫健委)

相关新闻

  • 澳大利亚邦德大学法学硕士项目专场宣讲会

    报告主题: 澳大利亚邦德大学法学硕士项目专场宣讲会   报告人: Kathy Atkins,邦德大学法学院对外事务与国际合作副院长   举办单位: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国际教育学院   报告地点:长安校区诚意楼智慧教室   报告时间:2025年03月24日 10:30至2025年03月24日 12:00 结束

    2025-03-24
  • 以实务案例为基点的学术论文写作

    报告主题: 以实务案例为基点的学术论文写作 报告人:陈永强,复旦大学民商法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法学博士后。 举办单位:经济法学院 报告地点:雁塔校区3号教学楼3603 报告时间:2025年03月21日14:30至18:00

    2025-03-21
  • 中国政法大学张法连教授应邀来校作专题讲座

    3月14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研究首席专家、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张法连教授应邀来校作“聚焦新时代交叉学科发展与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专题讲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陈河主持讲座,学院党政班子成员,各系、教研室负责人,骨干教师、翻译硕士研究生参加讲座。 张法连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深入剖析了“交叉学科”作为我国新增学科门类,为推动教学研究从单一学科模式向交叉学科模式转型提供了重要推动力,也为法律外语作为新兴交叉学科提供了发展契机。他表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是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维护国家利益的关键,是新时代对外开放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外法治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依托法学与语言学学科的深度融合,应着力培养具备法律外语能力,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在国际法律事务中有效维护国家利益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当前我国涉外法治人才缺口巨大,而法律英语作为法学与语言学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典范,是破解这一困局的关键抓手。 本次讲座对于我校培育新兴交叉学科增长点,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理念,提升我校法律外语教科研水平与竞争力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近年来,外国语学院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深化学科交叉融合,今后将持续加强国家级一流专业内涵建设,助力我校复合型创新型涉外法治人才培养。 (供稿:外国语学院 撰稿:陈叶 审核:杨华)

    2025-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