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法科毕业生登上中国政治前台 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

  • 2008年03月14日
  • 新华网 法制日报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百余名副部级以上官员拥有法科教育背景

法科教育已从专门为政法机关培养人才,向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转变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法律人才不可或缺

今年,高之国再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

在去年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作为法律专家的高之国代表,对“加强渤海污染治理”和“发展海洋经济”两问题提出修改建议,这在政府工作报告的12处重要修改中,占了两条。1月30日,这位现任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当选为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

像高之国这样具有法科教育背景的代表和委员,在今年的“两会”中所占比例比往届要高。他的中国政法大学校友中,就有29人作为代表和委员参加了今年“两会”。

有资料表明,目前内地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中,拥有人文社科类教育背景的,占总量的75%以上。其中,具有法科教育背景的官员,从前些年的渐露头角,逐渐形成一支重要团队,在目前已到任就职副省部级以上的官员,就达百人之多。

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王晨光教授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的管理更多的是需要法律来调整。社会管理人员从军队干部、理工专业官员到人文社科专业官员的转变,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必要条件。

省部级以上官员有7位博士

目前,中央部委和地方的主要负责人中,大多数是恢复高考后的大学毕业生。其中,有法科教育背景,且取得博士学位的省部级以上官员就有7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习近平曾在陕西农村插队,也曾在部队服役,并在县、地区、省、直辖市的党政机关担任过重要职务。经过4年的在职学习,2002年,他在福建省省长任上,毕业于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另一位政治局常委李克强,是北京大学法律系七八级本科生,后又在北大经济学院学习经济学专业,先后获得经济学硕士、博士学位。

政治局委员中的李源潮和刘延东,都拥有法学博士学位。李源潮是复旦大学数学系七八级本科生,后来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和中央党校研究生部在职学习,先后获得了理学硕士和法学博士学位。刘延东是“文革”前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的本科生,参加工作后,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和吉林大学在职学习,获得法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在省部级官员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蔡武,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王正伟,都拥有法学博士学位。蔡武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王正伟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经济研究所。

陕西省省长袁纯清是惟一一个获得博士后证书的省部级官员,曾于1999年4月至2001年5月,在职在北大经济学院,从事理论经济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此前他曾在北京大学法律系学习4年,在中国政法大学政治系学习3年,获得了法学硕士学位。通过攻读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他在湖南大学国际商学院获得博士学位。

法科背景专家学者担当要职

在我国的政法机关,不仅是一般干部拥有法科教育背景,而且绝大部分负责人也拥有法科教育背景。

据有关资料表明,这些年,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党政官员中,大部分也是从事法学专业的学习和研究的。北京大学教授贺卫方认为,法科教育已从专门为政法机关培养人才,向为社会培养专门人才转变,从此也可以解读出党和政府依法治国方略的调整方向。

王沪宁拥有教授职称和法学硕士学位,目前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是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七八级国际政治专业的研究生。1995年以前,他一直在复旦大学任教,先后担任过该校的国际政治系主任和法学院院长,是一位知名学者。

同是知名学者的还有蔡武,他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毕业后就在该系任教,1983年7月调到共青团中央工作,开始了他的从政生涯。目前他仍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高级顾问。

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主席王正伟是民族经济学的知名学者,先后在中央级报刊杂志发表各种理论文章100多篇,出版了《回族民俗学概论》、《回族传承文化实录》、《伊斯兰经济制度论纲》等五部专着,主编出版了《知识经济简明教程》、《宁夏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等二十部着作,获得过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图书奖、中国民间文学论着一等奖等。

李克强、李源潮和四川省省长蒋巨峰、安徽省省长王叁运,他们也都有在学校工作的经历。李克强担任过北京大学团委书记,兼任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院长。

到复旦大学读书前,李源潮担任过中学和业余工专的教师,复旦大学毕业后在该校管理系担任教师和校团委副书记。

蒋巨峰也是毕业于复旦大学,是该校经济系七八级的本科生,毕业后曾在杭州大学经济系担任过教师、工会副主席,1983年9月从浙江省诸暨县委宣传部一般干部做起,逐步走上重要领导岗位。

拥有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的王叁运,曾在农村插队,担任过中学的代课教师,1977年9月从贵阳师范学院中文系毕业后在该校党办担任过工作人员。

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办主任令计划,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江苏省省长罗志军,都曾担任过团中央的干部,均有法科教育的背景,都拥有硕士学位,也都有过在媒体工作的经历。

令计划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政教专业,曾担任过《中国共青团》主编。张宝顺参加过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理论系函授学习,曾在新华社担任过八年半的副社长。罗志军则是中国政法大学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政治学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在中国青年报社工作了将近十年,曾担任过报社的秘书长。

河北省省长郭庚茂,被媒体称为“从农家子弟一路走上来,由村支书逐级升迁,一直走到省长的位置”的。从他从政经历来看,郭庚茂其实也是一位“叁农”方面的专家。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政治学专业,是中央党校研究生部在职研究生。与他有相似履历的还有中共中央统战部长杜青林、辽宁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锡林,和江西省政协主席傅克诚,他们都是从基层一步一步走过来的。

法科毕业生逐步挑起大梁

恢复高考以来,我国法科教育可用“突飞猛进”来形容,目前已有600多所院校招收法科专业的学生。虽然有关专家学者莫衷一是,但在实际中,这些法科专业毕业生的作用逐渐显现,已成为我国立法、司法和行政领域的重要力量。

据从事政府法治研究的中国政法大学李环博士介绍,在各级行政部门,以前有法科专业的毕业生,多数从事与法律有关的专门工作,现在的法科专业的毕业生,已在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法科教育传统格局称为“四系”、“五院”,即是北京大学、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和武汉大学的法律系,和北京、西南、中南、华东和西北的五大政法学院。目前在政界崭露头角的党政官员中,“四系”、“五院”的毕业生占有绝对的多数。李环博士认为,这是由于这些院校法科教育历史所决定的。

“西政现象”,是指西南政法大学以其一大批毕业生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法治建设的骨干,有的已经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物,闻名业界。

特别是恢复高考后的1978年,该校招收的第一批本科生最为知名,如湖南省省长周强、国家保密局局长夏勇等。据有关材料,西政校友中,副省部级在任的有30多人,正省部级1人。其中,在任中央委员1人,中央候补委员3人,中纪委委员2人。

中国政法大学是在恢复高考后的1979年,招收了第一批本科生、研究生,较之西政“起步”晚了一年。但他们的校友在政界的表现较之西政也不逊色。据有关材料,法大校友中,副省部级在任的有20多人,正省部级3人。其中,在任中央委员1人,中央候补委员2人,中纪委常委1人。

据有关材料,华东政法大学校友中,副省部级在任的有4人,正省部级有1人。其中,在任中央委员1人,中央候补委员1人。西北政法大学校友中,副省部级在任的有6人,正省部级有1人。特别是西北五省区各级法院院长、检察院检察长,大多数是西北政法大学的毕业生。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许章润认为,法科学生是宽口径人才,他们不仅可以从事立法与司法工作。而且,举凡国家治理、社会工作、经济管理等等,也都是法律人的用武之地。而公司和政府里面更需要大量的法务人员。这是因为现代政治即法律政治,现代经济即法律经济,现代社会即法治社会,法律人才不可或缺。

多年前,中国政法大学前校长江平教授在对该校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时,乐观地鼓励学生:具有人文社科专业背景的官员总有一天会成为社会管理者的主体。贺卫方教授认为,随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法律人能够发挥国家治理作用的“就业场所”会越来越大,参与进来的法律人会越来越多。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参加单位、委员名额和委员人选名单于政协十届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获表决通过,近日已披露。2237名政协委员基本保持了十届政协的总体规模,34个界别也维持第十届的格局。从这份新名单所反映的委员更迭,折射出中国政坛的一些新气象。

相关新闻

  • 2025届陕西省高校毕业生法学类“校友单位”招聘会暨普通高校法学类毕业生联盟招聘会在我校举办

    3月19日,2025届陕西省高校毕业生法学类“校友单位”招聘会暨普通高校法学类毕业生联盟招聘会在我校长安校区天平楼广场举办。招聘会吸引了省内外190余家用人单位热情参与,带来3400余个优质岗位,涵盖律所、公司法务、司法机构、科研院校等多个领域,为广大学子打开通往职场的大门,我校、联盟高校以及省内其他高校共3000余名毕业生前来求职。 招聘会现场热闹非凡,毕业生们手持精心制作的简历,在各个展位间穿梭,积极与用人单位代表沟通,仔细询问招聘要求、薪资福利、晋升渠道等关键信息。校友单位展位前人气高涨,排起长队,凭借对母校的了解与归属感,与毕业生们交流更为顺畅。校友们表示,希望借此机会为学弟学妹们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助力他们成长。 为了让毕业生求职更顺利,学校在招聘会现场设立特色咨询服务点。专业老师和工作人员为毕业生详细解读就业政策,提供劳动法律咨询、简历优化建议,同时开展考公考编、征兵、留学、西部计划等咨询服务,从多方面为毕业生就业出谋划策,保驾护航。学校安排大量志愿者协助公司布置展位、引导学生应聘,保障招聘会高效有序进行。? 校党委书记赵万东,副校长孙昊亮、赵全宇来到招聘会现场,对前来招聘的单位表示欢迎与感谢,走访各个展位,了解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与毕业生亲切交流,询问求职进展情况,为毕业生加油鼓劲。学校就业工作相关负责人与各学院相关负责人、毕业生辅导员积极与用人单位沟通,推进校企合作,关心毕业生就业去向和意向。 此次招聘会搭建起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对接的良好平台,促进我校与招聘单位的深度交流。学校后续将继续推进“招聘+宣讲”“走出去+引进来”的就业工作模式,深化校政企合作,拓宽就业渠道。同时,持续做好政策宣传、招聘服务、困难帮扶、能力提升、权益维护等工作,助力2025届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供稿:招生就业处 撰稿人:徐卓远 审核人:孙静)

    2025-03-20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召开 2025年度全面从严治党专题工作会议

    3月17日下午,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工作会议,学院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马光明主持。 会议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联组会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传达学习了学校2025年度工作部署会会议精神、学校学生工作会议精神、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精神、宣传工作座谈会精神。 会议强调,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引领,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要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履行好党委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压实“一岗双责”,强化廉政自律责任;三要持续加强纪律和作风建设,推进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维护好发展好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四要持续抓好校内政治巡查和政治监督问题整改,加强监督检查,确保整改工作取得实效;五要调动学院廉政监督员和校风廉洁信息员的重要力量,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提升监督合力,营造清廉氛围。 会议就学院2025年度重点工作、加强课堂纪律、党建“双创”工作、师德师风等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供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撰稿:梁传龙 审核:马光明)

    2025-03-18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暨政治理论学习会

    3月5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暨政治理论学习会,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马朝琦到会指导。 会议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会讲话精神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开幕式会议精神,传达了学校2025年度工作部署会和稳定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开展了师德师风教育。 马朝琦充分肯定了学院2024年度工作,并对学院在“十四五”收官之年的工作提出殷切希望,学院班子成员要团结广大师生,发扬优良传统,凝聚广泛共识,守正创新,开拓进取、齐心协力,为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再谱新篇。 会议强调,全体教职工要紧紧围绕学校年度工作部署会精神,对标学校党政工作要点,推进各项工作稳步前行。会议从强化党建引领,聚焦学科建设,开展科研攻坚,提升课堂质效,涵养优良学风,守牢安全底线等方面对全年工作作出具体安排。 会议要求,全体教职工要不断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树立“坐不住、慢不得、更等不起”的紧迫感,保持追赶超越劲头全力推进一流学院建设。 (供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撰稿:潘健 审核:马光明)

    2025-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