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新闻广播】从 “清朗” 行动看AI技术滥用,听听法律专家怎么说→:
报告主题:“础滨赋能高校办公提质增效”实操工作坊 报告人:郑远霞,秋叶AIGC / 金山办公认证专家 刘金鸽,公司微信驻校技术支持人员 举办单位:人事处 教师发展中心 信息网络中心 报告地点:长安校区图书馆一楼报告厅 报告时间:2025年05月22日14:30至17:30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对于加强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决策部署,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心岛工作室自2022年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创新,构建起独具特色的心理育人体系,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注入新活力。 心岛工作室始终秉持 “温情、友爱、互助” 的服务宗旨,精心打造 “教育普及、危机干预、素质拓展、朋辈互助” 四位一体的心理育人模式。截至目前,其组织的心育活动已覆盖师生千余人次,切实为提升学生心理韧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工作室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双平台拓展心理服务渠道。线上,依托 “国际法学生会”“心岛海豚湾 Gulf” 公众号搭建起便捷的服务平台。其中,“海豚湾来信” 匿名信箱已累计回信答疑近四万字,精准为学生解决学业压力、人际矛盾等心理困惑;“心理微语” 专栏围绕 “原生家庭”“情绪管理” 等热点议题发布科普文章88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专业心理知识,助力学生掌握科学的身心调适方法。线下,借鉴 “枫桥经验”,在学生 “一站式” 服务中心设立 “心旅驿站”,开展师生交流与朋辈互助活动。同时,坚持每周开展一次心理素拓活动,2022年线上心理沙龙吸引200余名学生参与,2023年开展心理素拓活动 12 次,2024年开展14次,2025年截至目前已开展2次,有力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从 “问题干预” 向 “发展性支持” 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室创新性地将艺术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原创心理剧《反内耗高手培养计划》《变成你的那一天》分别荣获西北政法大学第七、八届校园心理情景剧大赛三等奖;2024 年,心理剧《落寞忧愁》代表学校参赛,一举斩获第九届陕西省高校艺术疗愈优秀作品金奖及校级大赛一等奖,生动展现了学院“以剧润心” 的显著成效。此外,工作室连续三年协办 “心理健康教育季”“生命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组织心理主题班会、阳光运动、情景剧展演等,国际法学院于2022 年获评校级心理季 “先进组织单位” 荣誉称号,于2025年荣获校级“优秀主题班会”“优秀校园心理剧剧本一等奖”“优秀校园心理剧剧本三等奖”等多个奖项。 未来,工作室将持续深化 “线上平台 + 线下活动” 双轨协同模式,携手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蒲公英” 朋辈心理辅导工作室,积极探索 “一站式” 社区服务与多元化心育路径。立足现有成果,工作室将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为培育人格健全、符合新时代法治建设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贡献更多心育力量。 【原点新闻】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心岛工作室创新心理育人模式 为学生心理健康筑牢防线:https://yuandian.xiancity.cn/application/fcinformation/mobile/#/ArticleDetail/483728/undefined?t=1747794735908
为促进跨境法律实务交流与多元法律人才培养,5月19日,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在德恒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举办“跨境法律对话·院校律所同行”活动。北京大成(西安)律师事务所携手Dentons香港办公室、巴西PK律师事务所资深律师,与学院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开展跨境法律业务交流,学院院长刘亚军及参会律所相关负责人分别致辞,会议由学院张超汉教授主持。 香港Dentons办公室的林雨佳律师与刘祉延律师分别就“香港法律体系的基本架构和特点”“内地与香港法院判决的相互执行安排”“如何冻结被告人的全球资产”和“跨境破产清盘程序介绍”几个主题展开交流,紧贴跨境法律事务需求,进行实务经验分享。 巴西PK律师事务所的Nelson Koiffman律师与Felipe Assis律师以“巴西法律体系的基本架构和特点”和“外国投资者在巴西的商业机会和法律风险防控”为主题,分析了巴西的投资环境、合作关系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等。 学术研讨环节,学院师生积极提问,围绕跨境法律业务中的具体问题,与各位律师进行了深入探讨。本次研讨会聚焦海外跨境法律实务经验与涉外人才培养,为院校与律所合作搭建了良好平台,对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专业素养的涉外法律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供稿:国际法学院(国际仲裁学院)撰稿:王舒默 审核: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