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法治日报】西北政法大学成立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

  • 2021年01月27日
  • 法治日报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本报讯 记者蒋安杰 1月24日,由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马锡五司法精神专业委员会、西北政法大学联合主办的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成立大会暨“人民司法的一面旗帜: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时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在西安举行。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深入挖掘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基本要旨、核心内涵,弘扬人民司法优良传统,传播红色法治文化,积极服务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实践体系的发展。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名誉会长徐显明,最高人民法院二级大法官、第六巡回法庭庭长张述元,中央政法委法治局二级巡视员林子坚,陕西省委政法委副秘书长丁恒,马锡五之子马秦宁,马锡五司法精神基金会负责人、陕西省政协委员江榕,西北政法大学党委书记孙国华、校长杨宗科等出席,来自国内科研院校和实务部门的4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成立大会。

徐显明、张述元、孙国华、杨宗科共同为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揭牌。

徐显明强调,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从倡议、筹备到成立,得到了西北政法大学的高度重视。研究院的成立是西北政法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学校传承红色基因的历史责任和担当,是学校坚持特色办学的正确选择。马锡五审判方式是践行群众路线,为民、利民、便民的审判方式,是红色基因的杰出代表,是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有益探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的自我创造。他希望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不断作出新的贡献,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挥积极影响。

张述元强调,西北政法大学成立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的重大举措,是深化拓展中共党史法治人物研究的重大举措,是深入研究我国法制史的重大举措。最高人民法院高度重视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传承和发展。第六巡回法庭将与西北政法大学紧密合作,探索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现代版,推动教学研究与司法实践有效结合。

林子坚指出,积极推动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对坚持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弘扬优良司法传统、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队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丁恒指出,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是中国法治文明重要发祥地,也是人民政法事业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马锡五审判方式是延安时期法治探索的光辉典范,集中体现了陕甘宁边区的优秀司法传统,在今天仍然闪耀着历久弥新的时代光芒。西北政法大学成立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具体举措,充分体现了西北政法大学的责任担当。

马秦宁表示,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在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下正式成立,这是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事业中可喜可贺的大事。马锡五审判方式蕴含人民司法的优秀理念。希望研究院在法治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方面取得更大成绩,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江榕表示,马锡五司法精神基金会将与西北政法大学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传承马锡五审判方式,弘扬红色法治文化,推动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教学研究迈上新的台阶。

孙国华表示,成立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是学校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是学校法制史学科传承积淀、蓄势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学校服务国家地区法治建设的重要使命。他强调,研究院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马锡五审判方式、马锡五司法精神、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等领域的文献资料研究、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深入挖掘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基本要旨、马锡五司法精神的核心内涵和陕甘宁边区法制的历史经验;要传承好马锡五审判方式,弘扬人民司法的优良传统,传播红色法治文化,积极服务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要开展当代中国基层司法实地调研,积极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和实践体系发展。努力形成党史人物民主法治思想研究、陕甘宁边区法制史研究、司法改革研究等特色研究领域,产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打造国内知名的红色法治智库,持续巩固学校在革命法制史领域的研究特色和优势,持续提升学科影响力,为法治中国、法治陕西建设贡献力量。

成立大会由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马锡五司法精神专业委员会主任、西北政法大学校长、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名誉院长杨宗科教授主持。

成立大会上,专门设置了马锡五司法精神传承接力活动。徐显明、马秦宁、江榕将象征马锡五司法精神实质的珍贵历史照片转交给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党委书记张学龙、副院长陈玺、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院长马成。

杨宗科宣读了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北京大学法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武汉大学法学院等单位的贺信,并展示了马锡五同志秘书张慜同志为研究院的题词。

成立大会后,举行了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顾问、学术委员会主任及委员、副院长、特约研究员的聘任仪式。孙国华、杨宗科为研究院顾问徐显明、马秦宁、乔晓陆、江榕,学术委员会主任汪世荣及委员潘怀平、张炜达、张小军、朱继萍、杨建军、陈玺,副院长王斌通,特约研究员刘卫中、刘宏伟、韩伟、王天丹、胡新文、杜银虎等颁发聘书。聘任仪式由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张荣刚教授主持。

在学术研讨阶段,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延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甘肃省庆阳市中级人民法院、西北政法大学法治学院、西北大学法学院、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科学》、华南理工大学法学院、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的代表分别发言。大家重点围绕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实践理性、马锡五审判方式生成及特点、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新时代传播方式、马锡五审判方式与青天文化、马锡五审判方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源流关系、人民司法理论与新时代法治队伍建设等主题展开了多角度、卓有见地的分享与讨论。西北政法大学《法律科学》主编、法治学院教授杨建军,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小军分别作了点评发言,西北政法大学校长助理、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法治学院教授汪世荣作研讨会的学术总结。研讨会由马锡五审判方式研究院院长马成教授主持。

与会代表表示,马锡五审判方式蕴含着中国司法的红色基因,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探索;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本质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工作路径,马锡五审判方式注重巡回审判、调解审判结合、情理法结合;马锡五审判方式始终牢固树立着维护实质公平正义的价值导向,一刻也不离开群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马锡五审判方式是人民司法实践和理论的集中体现,研究、挖掘、转化马锡五审判方式的时代价值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与会嘉宾还集体观看了电影《马锡五断案》,并现场交流了观影感受。

相关新闻

  • 澳大利亚邦德大学法学硕士项目专场宣讲会

    报告主题: 澳大利亚邦德大学法学硕士项目专场宣讲会   报告人: Kathy Atkins,邦德大学法学院对外事务与国际合作副院长   举办单位:国际交流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国际教育学院   报告地点:长安校区诚意楼智慧教室   报告时间:2025年03月24日 10:30至2025年03月24日 12:00 结束

    2025-03-24
  • 王敬波教授应邀来校作《统一大市场与营商环境优化的法治路径》讲座

    3月21日下午,我校邀请黑龙江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敬波教授作题为《统一大市场与营商环境优化的法治路径》的讲座。我校校长范九利主持,全校200余名师生参加讲座。 王敬波教授指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她从统一大市场与营商环境优化的目标、关键问题、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举措等方面系统分析了统一大市场与营商环境优化的法治路径。统一大市场、优化营商环境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由之路,而其中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从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大局出发,需要与时俱进更新市场监管理念、完善市场监管规则、创新市场监管方法。应将依法行政原则、市场普遍准入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包容审慎原则、比例原则、信赖利益保护原则作为市场监管的原则谱系,并以此丰富政府治理的法治原则。并指出应从创新监管、智慧监管、综合监管、信用监管、激励性制度等方面入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范九利在主持讲座时表示,王敬波校长是我国著名行政法学家,也是我校的杰出校友,号召师生们学习她教书育人、钻研学术的精神,为母校争光。 王敬波教授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大量实践案例加深了师生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与政府关系的认知。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师生们表示受益匪浅。 讲座结束后,王敬波教授看望了在我校学习时的辅导员侍秀英老师。 (供稿: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撰稿:杨思怡 审核:赵玎玎)

    2025-03-22
  • 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第九讲-统一大市场与营商环境优化的法治路径

    报告主题: 习近平法治思想大讲堂第九讲-统一大市场与营商环境优化的法治路径 报告人:王敬波,黑龙江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 举办单位:行政法学院 报告地点:雁塔校区人权报告厅 报告时间:2025年03月21日15:00至20:00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