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中青报】从邮件到微信:就业信息的数字化之路

  • 2013年05月16日
  • 中国青年报 2013年05月16日 12 版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来源:

      西北政法大学招生就业处楼前,挂着一张巨大的微信二维码招贴画。学生们可以通过微信扫一扫,关注学校就业办主办的微信服务平台。正是这张二维码招贴画,让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2013年毕业生马志刚及时获取了西藏自治区公安厅来学校招聘的信息,在被称为“最难就业季”的时间段里,得到了一份工作。

      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就业处开通了微博、微信、人人网公共主页、QQ在线咨询、远程视频面试室,通过各种各样的数字化手段,将最新的就业信息第一时间发送至毕业生手上。记者注意到,教育部办公厅4月28日下发的《对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高校充分发挥网络招聘服务及时、高效、便捷的优势,充分运用“全国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一体化系统”及就业网、微博、手机短信等新型传播手段,及时发布招聘信息,进一步完善岗位信息收集、发布、查询和更新功能,开展远程视频面试、就业创业模拟实训、网上测评、在线政策咨询、求职帮扶、在线招聘预约等服务,切实降低高校毕业生求职成本。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摇朋友还是摇出未来

      “你们都在通过微信摇朋友,这摇不出未来,不如关注校就业办的平台,有可能摇出工作,就看到了未来。”在西北政法大学就业办的一次针对毕业生的求职培训上,毕业生就业办公室副主任李君向毕业生介绍刚刚开通的微信平台。当时,坐在台下的马志刚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关注了一下学校的这个就业求职新平台。

      今年3月底的一天,正在外地面试的马志刚因为求职过程不太顺利而心情沮丧。突然微信推送信息提醒他西藏自治区公安厅将于第二天到学校招聘,他发现招聘条件自己都符合,于是他立刻打电话给学校招生就业办了解具体信息。当夜他买到车票赶回学校,第二天参加了招聘面试,最终如愿以偿,成为西藏自治区办公厅的一员。

      西北政法大学就业办副主任李君告诉记者,现在的大学生基本都在用微信,他所从事的工作主要就是信息服务,利用微信这个新平台,能够把就业信息第一时间送到毕业生的手上。

      据了解,西北政法大学2012年10月开通微信就业信息平台,基本上每天都会发送就业信息、就业政策、专场招聘会等内容,至今已有3000余人关注,占到所有毕业生的三分之二。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于今年4月正式开通官方微信和微博公众平台。两年前,学校还设立了远程视频面试室,试图方便公司和学生降低招聘与求职成本。该校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倪伟告诉记者,现在的就业市场情况变化很快,以前每次收到消息,要通过给各学院书记打电话,再通知辅导员给学生发短信,时间慢不说,信息错误率也高。有了新平台之后,“即便学生不在电脑前,也能及时得到最新的就业信息”。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从邮件、短信到微信&濒诲辩耻辞;一对一&谤诲辩耻辞;

      对于兰州大学的毕业生来说,关注学校就业办的新浪微博和人人网官方主页是成为毕业“必修课”之一,在这里不仅能得到最及时的就业信息,还能看到对于书写简历、面试技巧等内容。为了让更多的兰大学生看到,很多微博和人人网状态都@了其他兰大组织。

      据兰州大学学生就业服务网指导教师李志龙介绍,负责发布这些信息的“幕后人员”是就业网和兰大就业办公室事务团队的学生,只要是与就业相关的真实信息他们都会酌情发布,有些求职技巧还经过了负责学生的“本土化”加工。

      李志龙觉得,数字化只是手段,拓宽了就业信息的传播渠道,与网站相比,微博、人人主页可以增强学校的主动性,学校正在考虑增加短信定制就业信息的功能。

      已经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岗位上工作9年的倪伟回顾了就业信息发布手段的变化:2004年他刚毕业时,一些毕业信息通过邮件、短信传到辅导员那里,辅导员再联系班里的同学挨个告知,有时收到通知时,招聘已经结束;2007年,手机上网逐渐普及,学校通过网站及时公布就业信息,但是学生有时疏于上网查看,就业办发短信通知又成本过高;如今,使用智能手机的学生增多,由学校老师和学生研发的“西电手机就业网”客户端也上了线;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上网查看微博、微信及时了解信息。

      倪伟特别谈到,他的工作中有一项是针对每年毕业生中占5%~10%的就业困难学生进行帮扶工作。这些学生心理脆弱,不愿公开向老师、同学寻求帮助,除去常规的帮扶工作外,微信具有的“一对一”的特性,能很好地照顾这类学生的隐私,又能及时使他们的就业问题得到解答。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多一个信息就多一份就业机会

      较早在高校推进微信就业信息平台的西北政法大学就业办正在升级微信平台,他们希望通过微信的个性化开发模式,可以将微信与就业网站平台打通,增添毕业生个性化服务,例如法学专业学生在微信回复“律师事务所”就可得到所有此类招聘信息。新的微信平台不久之后将会上线。

&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苍产蝉辫;&濒诲辩耻辞;如果微信能增加办事功能,就可以帮助毕业生减少奔波之苦。&谤诲辩耻辞;马志刚告诉记者,不少毕业生由于实习、找工作等原因不在学校,很多事务性的工作需要学生时不时返校,这样既耽误事又浪费钱,他建议是否能通过微信解决一些信息采集、回馈等工作,免去毕业生的舟车劳顿之苦。同时,他希望平台的信息量越大越好,&濒诲辩耻辞;对于毕业生,多一个信息就多一份就业机会&谤诲辩耻辞;。

      在倪伟的设想里,就业信息平台应当更加细化,比如开发就业指导师的平台,学生可根据不同就业指导师的特长选择导师,在微信中进行一对一的咨询与辅导。

      对于远程视频面试室,倪伟表示现有的平台虽然功能齐备,但与很多公司视频接口不兼容无法使用,希望教育部能统一开发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和公司享受到视频面试的便利。

相关新闻

  • 我校移动门户(公司微信)接入顿别别辫厂别别办-搁1满血版,开启智慧校园新篇章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国内发展速度最快的AI大模型,DeepSeek不仅具备卓越的多模态理解能力,还拥有类人的逻辑推理水平,已在多个行业实现成熟应用。我校秉承“技术赋能教育”的理念,持续推进学校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服务的数字化转型。近日,学校正式在公司微信平台接入【DeepSeek-R1大模型】,标志着我校智慧校园建设迈入新阶段。 目前我校已完成上线两个智能体:1.西法小智校园智能助手:专注我校问查办咨询服务,其后台知识库正不断完善;2.西法小智DeepSeek- R1:基于DeepSeek大模型通用能力的问答机器人,能快速解答各类问题,顺畅深度思考过程。 此次接入工作,不仅是学校推进数字化建设的关键举措,更是构建师生友好型智慧校园的创新实践。通过这一智能助手,学校将以更智能的方式精准对接师生需求,提升校园生活的便利性与效率,推动智慧校园建设,为师生提供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校园服务,助力学校高水平大学建设。 (供稿:信息网络中心 撰稿:李聪 审核:贾晅) 具体使用方法请点击以下链接查看: https://mp.weixin./s/qaDOBfk_9_Rp-T58wgtQvg

    2025-03-06
  • 校友归巢,就业领航-职业生涯规划心得分享讲座

    报告主题: 校友归巢,就业领航--职业生涯规划心得分享讲座 报告人:尚一豪,知恒(西安)律师事务所股权高级合伙人、高级公司合规师。 举办单位:法治学院 法律硕士教育学院 报告地点:雁塔校区青衿驿站(7号学生公寓“一站式”社区) 报告时间:2024年11月27日14:00至18:00

    2024-11-27
  • 【原点新闻】西安市女大学生就业创业关爱引领计划进校园

    2024-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