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语言学论坛,按讨论内容分为叁个主题:法律语言研究,两岸词语比较,四地语言规划。根据日程安排,刘愫贞教授在“法律语言专题组”以《中国历代判词语体史论纲》为题做学术发言,引起与会者的共鸣与热烈讨论。同时,刘愫贞教授还主持了6日上午的“法律语言专题”。
本次会议由澳门社会进步协会﹑澳门九鼎月刊社和澳门语言学会联合主办,旨在通过专家学者的真知灼见有助各地区制订合乎现实需要的语言政策,同时有助于推动澳门语言问题的解决。在澳门回归祖国的过渡期﹐语言是个重要的问题﹐被列为过渡期的叁大问题之一。回归后﹐语言问题的解决有了很大进展,也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在法律和司法方面﹐中文的使用仍然被人垢病﹐中文立法还有待加强。此外﹐两岸四地虽然都是使用汉语,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各地语言各具特色,两岸四地的中文运用也有一些差异,语言的交流和整合出现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鉴于此,这次“首届两岸四地语言学论坛”借此探索语言问题﹐推动澳门学术的发展。
此外,在论坛上发表论文的还有﹕着名法律语言专家王洁﹑廖美珍﹑杜金榜﹑刘红婴、李振宇等;着名语言学家﹑中国语言学会会长侯精一﹑袁晖;法学专家何超明﹑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院长米健﹑青海民族学院王作全等;语言规划专家﹑国家语委王铁琨,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振兴﹐香港城市大学王培光﹐台湾政治大学何万顺﹑李酉潭;着名社会语言学家﹑中国社科院张惠英﹑北京语言大学曹志耘﹑国家语委苏金智﹑南京大学徐大明﹑暨南大学郭熙﹑清华大学赵丽明等。
本次论坛具有重要的语言学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澳门日报、澳门华侨报、澳门互联网站、教育部官方网站、中国中央电视台官方网站、中国广播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中心“你好台湾网”、中国新闻网、新浪网等诸多海内外媒体纷纷对此次“两岸四地语言学论坛”进行了报道。
刘愫贞教授在“首届两岸四地语言学论坛”现场
刘蔚铭教授在“首届两岸四地语言学论坛”现场
刘愫贞教授在“法律语言专题组”做学术发言
刘蔚铭教授在“首届两岸四地语言学论坛”上做大会主题发言
4月26日,结合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知识产权与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律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主题“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我校联合陕西省版权协会、陕西省电影家协会、...【详细】
4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新疆乌鲁木齐共同举办上合组织仲裁法律论坛。我校国家智库研究基地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