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1月16日第6版
本报陕西讯(记者朱羿 实习记者孙文娟)近日,来自中美的50多位国际法专家和航空领域专业人士齐聚西安,共同出席2010年中美航空法论坛。论坛围绕中美两国航空法方面的前沿和热点问题充分展开研讨。此次论坛由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主办。
目前我国的民航业发展十分迅速,预计到“十二五”末期机场建设将超过200个。低空飞行实施的松绑政策促进了通用航空的发展,但同时又造成了低空领域里的安全和法律问题。
与会航空法专家学者从航空侵权责任、航空公司法律实务、航空自由化等当前国际航空法研究的前沿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美国航空法专家乔治·汤姆金斯博士应邀作了题为“从《华沙公约》到《蒙特利尔公约》”的专题演讲,介绍了华沙体系向《蒙特利尔公约》发展的过程,并且就《蒙特利尔公约》能否适用中国国内这一问题与参会嘉宾进行了讨论。
国际航空法专家、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王瀚指出,当前中国民航法研究还很薄弱,还未形成争议解决等各项机制;航空法研究还有很多空白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如“空中减排”问题,由此引起的飞机抛弃物、排放量对人类环境有着严重的危害,这与环境问题、开放天空问题都有着密切联系,因此推动国际航空环境法势在必行。
当前中国的航空法研究还处于相对薄弱阶段,理论界和实务界也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航空业的迅速发展以及航空强国时代的到来,迫切需要理论界和实务界在法律保障方面做出积极探索。2010年中美航空法论坛的召开,对于解决航空法方面的前沿和热点问题意义重大。
4月26日,结合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知识产权与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律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主题“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我校联合陕西省版权协会、陕西省电影家协会、...【详细】
4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新疆乌鲁木齐共同举办上合组织仲裁法律论坛。我校国家智库研究基地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