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上午,由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陕西省法学会国际法学研究会及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联合举办的纪念中国入世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暨陕西省法学会国际法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在西安曲江宾馆行政会议厅隆重举行。我校副校长兼国际法学研究会会长王瀚教授、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王松敏法官、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贾明德教授、武汉大学WTO学院院长余敏友教授、西安市仲裁委潘俊星主任、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杜豫苏副院长、陕西省法学会研究部魏清利主任、陕西省律协涉外委员会主任委员吕延峰、西安市外商投资公司协会会长郑智伟、西安市政协海外联络委员会成丽娟主任、西安海关法律处李慧处长、陕西金钢五矿有限公司总经理钟文旗、西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李万强教授、副院长刘亚军教授、张学安教授、孙尚鸿教授、西北大学法学院院长刘丹冰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法学系主任肖周录教授、长安大学法学系主任鲁世平副教授等五十多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李万强院长主持。
国际法学研究会会长王瀚教授代表研究会致辞。王瀚教授通过回顾中国入世的艰难历程强调了入世的重大意义,指出中国在入世的十年里经济从计划经济走向了市场经济,国民经济有了质的飞跃,发生了跨时代的法制变革,保障了WTO法律在中国的良好运行。随着入世带来的经济实力的增长,我国成为金砖国家的核心成员,提高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也为普通老百姓带来了实际的福祉。王瀚会长希望国际法专家学者紧紧围绕陕西省入世后的变化、西安国际大都市建设,探讨并付诸努力共同推动WTO法律在我省的推广和发展。
陕西省商务厅副厅长贾明德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入世的冷思考”的主题发言。贾教授从目前对中国入世的一片叫好的舆论中提出了自己的冷视角、冷观点,通过详细的数据对比认为,入世只是轻度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投资特别是政府所驱动的投资才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特别是陕西这种以能源驱动、投资推动的发展方式若还不发生改变,节能减排将不能实现。贾教授指出,绝对不能以GDP作为衡量政绩的唯一标准,在强调发展速度时,将会付出的是不可挽回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减。贾教授针对目前政府改革现状提出中国的法律体系仍要不断健全,法律观念要改变,不能继续秉承计划经济的长官意志。
武汉大学WTO学院院长余敏友教授做了题为“中国入世与法治改革取得的成就和思考”的主题发言。余教授从中国入世十年来的成就和问题两个方面辩证论述了入世对于中国宏观和微观上的影响。余教授也认为不能将中国十年来的巨大发展仅仅归功于WTO,但入世带来的机遇不可抹杀。他认为,现阶段我国对WTO的规则一定要遵守,做出的承诺一定要履行,要把握好新的机遇和挑战,利用好WTO争端解决机制,增强自身应对国际贸易争端日常化、司法化、多样化的能力。
西北政法大学王瀚教授做了题为“WTO立法新议题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未来走向”的主题发言。王瀚教授提出了WTO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首先是WTO的“扁平化”问题,WTO框架下的环境议题、劳工议题、汇率议题等立法新议题对WTO立法体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使WTO趋于“扁平化”。另一方面,“小WTO”的滋长正在日益消蚀WTO现有秩序并对全球多边贸易体制构成严重威胁。此外,中国的市场地位问题、WTO法学教育及人才培养问题等也是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随后,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杜豫苏副院长、西安市仲裁委潘俊星主任等专家学者围绕主题发言和入世十周年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革,各抒己见,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最后,王瀚会长代表国际法学研究会做了大会的总结发言,他指出现阶段WTO在中国正遭遇由热到冷的尴尬局面,如何冲破这一瓶颈,必须将法学研究密切联系实际,对陕西来说就是要在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着力点上进行理论上的研究和摸索,希望武汉大学WTO学院和我校国际法学院共同架设研究WTO人才的桥梁,呼吁实务界和学术界要紧密联系,充分利用我院的智力资源解决WTO法律实务问题。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行,不仅为我省国际法学者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而且加深了涉外法律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合作,对推动我省国际法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具有重大意义。
4月26日,结合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知识产权与音乐:感受知识产权的律动”、全国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主题“知识产权与人工智能”,我校联合陕西省版权协会、陕西省电影家协会、...【详细】
4月25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在新疆乌鲁木齐共同举办上合组织仲裁法律论坛。我校国家智库研究基地涉外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首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