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校长贾宇参加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法治保障学术研讨会并发言

西北政法大学 2016年07月13日

7月2日上午,中国行为法学会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了“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法治保障”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行为法学会第五届五次常务理事会。我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反恐法学院院长贾宇教授应邀参加会议并在学术研讨会的主题发言阶段作了题为《我国的暴恐形势和反恐中的几个重点问题》的发言。

中国法学会研究部主任李仕春代为宣读了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张文显的讲话。张文显指出,中国行为法学会历史悠久、人员广泛、活动丰富、成绩斐然,既是法学研究者开展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也是法学工作者进行实践探索的重要平台。近年来,中国行为法学会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着力推进各项研究交流工作,有效打开了工作局面,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决策影响力日益扩大。本次会议主题“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法治保障”与当前严峻的南海形势以及中央对国家安全的总要求是一致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针对性,意义重大,这次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研究工作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江必新围绕会议主题做了讲话,他指出,国泰民安是古今中外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维护国家安全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现实和最基础的保障。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准确把握,是新形势下指导国家安全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对国家安全理论的重大创新。法治是实现总体国家安全的必由道路,是总体安全形成与维系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条件,是保障人民根本利益、防止保安权力滥用的唯一出路。总体国家安全法治化是安全与法治高度融合的状态,是将国家安全相关事务都纳入法治轨道和框架中,将法治建设作为总体国家安全的基本依托,使法治成为贯穿国家安全工作的一根红线;是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均充分体现现代法治精神,均呈现高度规范化、程序化的状态;是在法治框架内,运用外交、国防、经济、发展、文化、科技、信息、生态、国土等综合安全手段来实现自我安全、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并促进世界和平。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需要以法治之思维构建科学完备的国家安全体系,需要以法治之方式提高国家安全能力,需要以法治之力量保障国家安全实效。

随后举行的中国行为法学会第五届五次常务理事会由学会副会长李文燕主持,与会人员听取了田明海副会长做的常务理事会工作报告,并审议了本次常务理事会需通报及表决事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