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志不求易 事不避难——杨宗科校长在2020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 2020年07月12日
  • 校长 杨宗科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各位老师、各位现场的和在线的毕业生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为西北政法大学20204名博士研究生和970余名硕士研究生,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和学位授予仪式。在此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向辛勤培养你们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为你们完成学业提供管理服务保障的教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叁年前,你们的入学在学校历史上创造了“五个第一”,你们是西北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正式成立后迎来的第一批研究生;你们是学校历史上第一次在雁塔校区举行研究生开学典礼的学生;你们是学校历史上第一次入学人数超过1000人的一届研究生;你们是学校培养出第一届法学博士之后招收的第一批研究生;你们是经过了最后一次国家司法考试的检测而参加开学典礼的第一届学生。

叁年前,在你们的开学典礼上,我希望你们能够坚持学术为本,尊重学者、创新学术、涵养学风、甘为学人;希望你们能够做到德法兼修,点燃梦想、信仰法治、完善人格、成就自己。叁年来,你们志向民族复兴、锻炼报国本领、砥砺道德品质、涵养学者气质,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在今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你们中有人主动参加抗疫志愿活动,有人撰写论文、利用所学为抗击疫情建言献策;你们每一个人都能积极克服疫情的影响,全面开始云上研学、在线答辩,顺利完成学业;你们中还有10余人考取着名学府的博士研究生,获得深造的机会。

你们见证了学校追赶超越攻坚克难的奋斗过程。叁年来,学校教师队伍数量、博士化率、师生比、高层次人才项目、省部级研究基地、高水平论文、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等关键性办学要素和指标,实现历史性突破。研究生的学习生活条件明显改变。

你们见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2017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2018年修改了宪法,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成立;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出了新的部署;前不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标志着新中国进入“民法典”时代。

同学们,你们的成长与时代、祖国和学校的发展同频共振。你们的成长和收获,将成为你们在新的征程中再创辉煌的底色、底气和底线。

5天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中指出,这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斗争,让你们这届高校毕业生经受了磨炼、收获了成长,也使你们切身体会到了“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的道理。他希望全国的大学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同学们,在你们毕业离校、扬帆起航的这个节点,习近平总书记的期许和鼓励为你们开启新的人生征程指明了方向。作为你们的老师、学校的校长,我以“志不求易、事不避难”为题,为你们讲最后一课,作为给同学们的毕业寄语。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就要坚守使命、勇担重任。

当前,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民族复兴“中国梦”曙光在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百年不遇之大疫情碰撞迭加,世界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剧。同学们要在不确定性中把握确定性,在危机中看到新机,在变局中开拓新局,以大格局、大气度来从容应对。

要在把握时代坐标中树立民族复兴之志。民族复兴的伟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接续奋斗。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梦想将在你们这一代人手中变为现实。作为“学统”中流淌着红色基因的“西法大”人,决不能做一个旁观者,要积极的成为一名新时代的合格建设者,放大自己的格局,调高自己的定位,把小我融入大我,找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个人事业与国家进步、个人理想与民族梦想的契合点,把自己的就业志向、事业理想、人生追求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紧紧结合在一起,与国家、民族风雨同舟、一路同行。

要在把握人民需求中树立法治中国建设之志。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经过多年的政法大学教育与熏陶,“法治信仰”是你们身上最为鲜亮的底色。无论身处何方、从事何业,作为具有专业学术背景、接受系统学术训练的你们,比其他人更有责任担当起法治中国建设的重任,用信仰、良心、责任、专业守护公平正义,将个人所学转化为国家的法治优势、治理效能,以“中国之治”回应时代之问。

要在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树立全球治理之志。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当今之中国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同学们要把握世界大变局态势,既要有家国情怀,又要不断拓展国际视野,既要兼容并蓄,又要理性思辨,主动参与世界文明的交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用行动为全球化提供方案智慧。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就要苦干实干、善作善成。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个人成长的奋斗目标,都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同学们要以志为方向、以勤为动力,以奋斗者的姿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苦干实干,善作善成。

要崇尚实干、力戒空谈。历经83年积淀、15万校友承传,为人踏实、专业扎实、作风朴实、工作务实作为一种文化基因,深深融入每一位西法大人的血液里,希望你们能在新时代赓续优良传统,发扬“四实”精神,践行严谨、求实、文明、公正的校训,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去做一个实干家。

要慎易以避难、敬细以远大。“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每一个宏图远志,都需要一砖一木的支撑;每一个瑰丽梦想,都需要汗水和智慧的浇灌。“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从易事做起、从小处着手,做事严谨、不欺小节,于细微之处见精神,在细节之间显水平。

要有“弄潮儿向潮头立”的闯劲和“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从容。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在时代大发展、活力竞相迸发的大背景下,同学们既要有一种充满朝气、锐气的心劲,勇立时代潮头,敢想敢干。还要有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超脱和崇高,保持对事业的执念、脚下土地的坚守、专业领域的专注、职守的忠诚,全心用在你所热爱、所奋斗的事业上,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大众。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就要不断学习、砥砺成长。

使命担当是人生远航的压舱石、风向标。要把使命担当融入奋斗实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在实践中历练成长,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要终身学习。星光不问赶路人,韶华不负奋斗者。毕业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要将“大业之学”作为终身学业。做到以学益智、以学修身、以学增才,在不断学习中滋养初心、成熟思想、坚定信仰,寻找差距、校准方向。把在校期间老师教的、自己学的与工作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发扬西法大人的求实作风,沉下浮躁心,杜绝浮躁气,用始终如一的恒心,虚心学习、潜心积累,久久为功,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

要接受磨炼。你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挑战会不断出现。不经风雨,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坎坷挫折往往是人生成长的“磨刀石”。同学们不要满足于摘果树上低垂的果子,要敢于啃最难、最硬的骨头。要迎难而上,不断在挫折中奋起,在逆境中坚强,在应对繁重艰巨的任务和严峻复杂的挑战中成长,锤炼意志、砥砺品格、增长才干,积累起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

同学们,远行在即,母校的老师相信你们能够在时代的大潮中不畏惊涛骇浪,勇于搏击风浪,创造出无愧时代、无愧历史、无愧青春、无愧母校期待的更大业绩。

再见,同学们!同学们,再见!

勿忘明德门!勿忘西法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