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由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主办,《行政论坛》、《地方治理研究》、《新视野》杂志社协办,“民主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 高端论坛第二届学术研讨会在我校长安校区图书馆一层报告厅隆重开幕,全国26所高校、科研机构的学者及《中国行政管理》等多家刊物的主编、编辑应邀参会,我校纪委书记罗新远教授,副校长漆思教授及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商学院、行政法学院的部分教师也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大会开幕式由《行政论坛》主编温美荣教授主持,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桑玉成老师作为嘉宾致辞,桑教授借用&濒诲辩耻辞;无用之用,才可大用&谤诲辩耻辞;的老庄思想深刻地分析了作为读书人的作用,提出在当今物质时代,做学问更要保持一种应有的清醒头脑和态度。漆思在致辞中介绍了我校校史及学校学科建设情况,他指出,应该多学科碰撞发展,齐头并进,通过以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碰撞构成国内发展的学术研讨平台,为全球化、网络化背景下的国家治理体系和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提出中国方案和东方智慧。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侯学华教授作为主办方代表致辞,他首先对此次高端论坛研讨会的顺利召开表示感谢,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随后,他对学院发展现状、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作了简要介绍,并希望此次研讨会各位专家学者在论坛中取得精神和物质上双重盛餐的共享。
漆思副校长致辞
《行政论坛》主编温美荣教授主持开幕式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桑玉成致辞
政管学院院长侯学华教授致辞
研讨大会的交流发言环节由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张师伟教授主持,多位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发言。
西北政法大学纪委书记、博士生导师罗新远教授就乡土社会&濒诲辩耻辞;礼治&谤诲辩耻辞;的元问题发表观点,通过研究费孝通《乡土中国》一书中&濒诲辩耻辞;礼治&谤诲辩耻辞;、周文化、周礼和周易叁者关系以及《论语》中对于礼治与法治之争,他认为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政府、社会、市场和文化四者间的良性互动。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桑玉成教授就&濒诲辩耻辞;拓展基层民主的发展空间&谤诲辩耻辞;问题,主要从叁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一是发展民主是既定目标也是不可动摇的方向,民主为人类带来的益处是一定高于专制的弊端的;二是要拓展民主发展的空间要把握民主发展战略;叁是拓展基层民主空间要将非政权民主向政权民主的方向转变。同时,桑教授从四个趋向的角度点明县镇改革的方向,给在场嘉宾很大的启发。
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爱军教授认为,当今社会应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一种思维方式,这种方式为发展协商民主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张教授提出网络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充分必要条件,应该利用当前互联网时代的优势,去思考如何通过和平的方式去解决问题,以化解个体诉求差异的矛盾从而达成共识。
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曲延春教授,从协商民主发展的现实条件,建设乡村协商民主的发展路径,以及发展乡村治理中的协商民主的意义这几方面,对中国乡村治理中的协商民主发展进行分析,突出协商民主发展的重要性。
法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杨平教授,通过近些年对西北地区的诸多村庄的实地调研,分别从四大主体对西北村庄社会治理中的多元参与主体行动策略进行分析,反思了民主的核心,并提出应深入思考应通过怎样的方式更好的实现民主,优化村庄的治理结构,提高村庄社会治理水平。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行政理论与国家治理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颜德如教授提出&濒诲辩耻辞;柔性治理&谤诲辩耻辞;的观点。他以重庆市长寿区江南街道&濒诲辩耻辞;孝文化&谤诲辩耻辞;治理为例,通过对传统&濒诲辩耻辞;孝文化&谤诲辩耻辞;的分析,对协商民主治理的路径提出建议,提倡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要推己及人。
政治学博士、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公共管理系张敏副教授,从政策执行结构的视角,通过图标的方式,对基层协商民主的扩散瓶颈进行分析,形象生动、深入浅出。
管理学博士、西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周伟老师认为,在我国着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这一大背景下,无论是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还是从国家治理的现实需求来看,政府与社会的关系理应是一种&濒诲辩耻辞;强政府与强社会&谤诲辩耻辞;的合作伙伴关系,应通过政府与社会信任关系的修复实现政府职能的切实转变,这是实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侯学华教授作了题为&濒诲辩耻辞;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以西安市为例&谤诲辩耻辞;的发言,他通过对农村家庭与城市家庭对一些物质资源需求差异的比较分析得出,基层政府应该具有更大的魄力和强力来解决这种资源的差异问题。他还指出地方产业的发展是一项持续性的工程,需要威权主义的魅力型领导,因为实际调研证明,这种领导更能在基层治理中取得显着的建设成果。基层民众的自治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是中国社会治理的核心问题;对于解决城乡人口流动问题他提出以乡土文化的构建为基础,对乡土文化意识应加强重塑、培育,将其做大做强,持续强化下去。
《中国行政管理》杂志社鲍静社长做点评发言,她首先肯定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和他们对&濒诲辩耻辞;民主协商与基层社会治理&谤诲辩耻辞;的个人见解。接着她指出全国在行政程序法上还不完善,要解决好社会问题,应在这方面加大研究力度。接着阐述了民主协商与协商民主的区别,最后鲍静社长用费孝通先生的&濒诲辩耻辞;美人之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谤诲辩耻辞;来结语。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张师伟教授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在面对更大的社会发展不确定性背景下,对来自不同立场的救治方案,经验主义给不出一种好的解决方式,国家层面也没有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在社会治理与民众治理这一交界处,到底应该怎么办还需整个社会深入的反思。最后张师伟教授提出应从理论的话语体系、制度供给、行为人等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治理主体的现代化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