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一带一路”翻译高端论坛(The Belt & Road Forum for Translation & Teaching)在我校成功举办,来自省内外30余所高校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
论坛由陕西省翻译协会和我校共同主办,外国语学院承办。论坛包含了翻译学科建设与评估、中国典籍外译研究、翻译家及译着研究、翻译教学创新实践研究、翻译教学国际化与合作、语料库翻译学研究、法律文献翻译研究和高校教师发展研究等八项议题。论坛期间,各位翻译学界的着名专家、学者就翻译理论与实践、学科建设及师资发展等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
开幕式上,副校长王瀚,陕西省翻译协会荣誉主席、资深翻译家安危分别致辞。上海外国语大学柴明熲教授、北京语言大学刘和平教授、安危先生分别作了题为&濒诲辩耻辞;翻译专业教学现状与未来发展&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中外语言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问题与思考&谤诲辩耻辞;、&濒诲辩耻辞;《陕西文学&濒蝉辩耻辞;走出去&谤蝉辩耻辞;的实践与挑战》&尘诲补蝉丑;&尘诲补蝉丑;从长篇小说《青木川》的翻译说起&谤诲辩耻辞;的主旨发言。
随后,外国语学院马庆林教授作了“新形势下的法律翻译需求——机遇与挑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刚教授作了“科技英语汉译之遣词造字”,西北大学汉学家Robin Jilbank博士作了“陕西文学走向世界”,西安外国语大学贺莺教授作了“翻译课程设计的再思考”,西安交通大学李莹教授作了“‘优秀’翻译实践报告调查:共性及启发”的主题发言。来自土耳其的旅行家白振国、上海文化贸易语言服务基地的毛隽博士和吴昕博士分别作了“土耳其眼中的中国”、“计算机辅助翻译教学模式与翻译实践”和“基于混合教学的云课堂”的精彩讲座。所有主旨发言与讲座都紧紧围绕“一带一路”与翻译的主题,讨论深入,富有成效。讲座发言后,各位专家学者与参会老师针对“一带一路”热点问题与翻译、内容依托教学、翻译课程改革及跨文化交际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交流。
本届论坛在围绕&濒诲辩耻辞;一带一路&谤诲辩耻辞;及热点问题与翻译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积极响应了陕西省政府制定和发布的&濒诲辩耻辞;一带一路&谤诲辩耻辞;建设2017年行动计划,聚焦2017年丝博会&濒诲辩耻辞;新平台&尘颈诲诲辞迟;新机遇&尘颈诲诲辞迟;新发展&谤诲辩耻辞;的主题,为推进&濒诲辩耻辞;丝绸之路经济带&谤诲辩耻辞;建设、打造向西开放新引擎,以及深化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展示相关学术研究成果,汇聚各方智慧方面做出了贡献。
陕西传媒网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