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西北政法大学师生第一时间集体学习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精神

  • 2018年01月22日
  • 西北政法大学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元月21日,刚刚进入大寒节气,但是,已经放假的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会议室里气氛热烈,师生们正在认真地学习讨论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公报。

党的十九届二中全会19日闭幕,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对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修宪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全校师生关注的热点。因此,校党委在第一时间组织师生们学习公报,领会修宪建议的精神。校党委副书记李平安,党委宣传部、行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负责同志和部分师生参加了学习座谈。

李平安首先传达了在京开会的杨宗科校长的书面发言提纲《深化依宪执政,彰显法治自信》。杨宗科指出,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专题研究宪法修改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对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具有重大理论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彰显出党中央坚定的法治自信。具体而言,第一,体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自信。是十八届叁中全会以来对于深化全面依法治国的又一次对于法治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体现了我们党对于法治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的科学把握。第二,体现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长期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完全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时代特征的正确道路,核心要义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的统一。宪法修改的决定强调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心。第叁,体现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和宪法制度的自信。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多时间,是改革开放以来完善宪法制度举措最多和力度最大的时期。进一步修改宪法,完善宪法制度,推进法治体系建设,体现了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自信。第四,体现了党中央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自信。坚持宪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修改宪法的决定,展现了党中央的法治文化自信。

李平安在讲话中谈了自己的学习体会。首先, 宪法修改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其次,我国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这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条基本规律。实践表明,我国宪法是同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实践探索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随着时代进步、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而不断完善。再次,由宪法及时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以更好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大作用,需要对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最后,他要求政法师生应当深入学习修宪建议,广泛宣传修宪建议,这是法学师生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与会师生逐一作了发言,一致认为,公报凝聚共识,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意愿。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更好地发挥宪法作用,需要对宪法作出适当修改,把党和人民在实践中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宪法规定。宪法修改关系着国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法治道路的未来方向,必须坚持党的领导这一首要原则,只有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于宪法的制定、修改和实施全过程,才能确保国家性质不变色、法治道路有方向。政法师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自觉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为新时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而努力奋斗。

管华、姬亚平老师和尹黎卉同学分别接受了中央电视台、陕西电视台的采访,谈了自己学习修宪建议的体会,认为中央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凝聚共识,确保反映人民意志,把党的修宪建议变成国家意志,变成依宪执政和依宪治国的实践,必然能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