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的虐熊事件,复旦大学的虐猫事件,女子用高跟鞋将猫活活踩死的全程视频事件,越来越多令人发指的血腥惨案,使更多的人群开始关注动物福利、动物保护;与此同时,伴随畜牧业的发展和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农场动物福利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发达国家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动物福利体系,而中国却还是空白。因此,动物保护法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人性发展的需要。
从2002年开始,我国就有民间组织自发的开始关注动物保护立法,也一直在为立法工作进行不懈努力,但是取得的成效甚微。而此次的中国《动物保护法》(建议稿)启动,从规模上、层次上实属空前。有来自的权威法学与实务专家近100人参加了此次盛会,共同就动物保护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中国《动物保护法》(建议稿)分别从中国动物保护法的指导思想、动物福利法制度的构建、动物福利法的价值定位、动物福利法的构建、动物福利立法与构建和谐社会、动物福利伦理学等方面全面深刻的阐述了我国动物保护立法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落实实施的价值和意义。对于促进我国的畜牧业和农业生产、提高全民道德素质有着重要作用,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塑造中国世界公民形象。
据悉,在2009年初,中国《动物保护法》(建议稿)将推出两个版本:一是理论版,主要用于指导性课程,在全国高校进行普及推广;另一个是实践版,要在社会中进行推广和实践。同时上报国家立法机关,也有专家表示会借助媒体的力量,扩大《动物保护法》(建议稿)的宣传和影响,切实把立法建议工作做到实处。
与启动仪式同步进行的是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挂牌和动物保护法国际研讨会。
同时为时两天的“动物保护法国际研讨会”拉开序幕。主办方是西北政法大学和具有百年历史的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RSPCA)、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IFAW)、英国牛津动物伦理中心。亚洲动物基金会、行动亚洲Actasia等着名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及研究机构亮相此次研讨会,他们为推动中国动物保护立法与实践带来了先进的经验。
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研究会会长蔡守秋、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教授常纪文、英国防止虐待动物协会国际计划总监兼东亚事务主管Paul Littlefair、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中国项目主任华宁、台湾动物研究会会长朱增宏;香港爱护动物协会代表Dr.Woodhouse等理论与实务权威专家分别做了精彩演讲。
众多专家集聚一堂,重点研讨了我国动物保护法的现状、发展、意义、国外动物保护立法的先进经验以及与动物福利相关的若干思考,大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推动中国动物保护立法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理论和经验。
当日,西北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挂牌成立。同时,由西北政法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中国《动物保护法》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2008年12月20日,动物保护法国际研讨会开幕式和中国《动物保护法》(建议稿)研究项目启动同步举行 新华社记者张燕辉摄
12月21日,动物保护法国际研讨会闭幕,图为主办方代表致辞 新华社记者张燕辉摄
12月20日,西北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主任孙江(左一)从西北政法大学校长贾宇教授(左二)手中接过“西北政法大学动物保护法研究中心”的牌匾。新华社记者张燕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