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有关简政放权转变职能的讲话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突破口和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要一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
但行政审批制度如何进一步改革?怎样简政?怎样放权?
盘点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取消、下放的审批事项,大大小小数量已很可观,然而基层公司在实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中并没有体会到多大的变化,原来需要跑几年的项目,现在的审批之路依然没有明显变短。
究其原因,一是取消的事项不在关键环节,取消了&濒诲辩耻辞;皮毛&谤诲辩耻辞;却保留了&濒诲辩耻辞;灵魂&谤诲辩耻辞;;二是部分已经取消的事项&濒诲辩耻辞;换个马甲又回来了&谤诲辩耻辞;,在有增有减的过程中变换名目死灰复燃、卷土重来。
因此,如果仅仅依靠关起门来的&濒诲辩耻辞;自我改革&谤诲辩耻辞;,各种利益的牵绊无疑会阻碍改革,改革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只有清楚公司和群众最想要的是什么,顶层设计只有呼应基层最渴望什么,改革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
在这种状况下,敞开大门,认真倾听来自基层公司和群众的声音和期盼,将会积极促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良性开展,将使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更有针对性、更科学、更有实效。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要走&濒诲辩耻辞;群众路线&谤诲辩耻辞;。公司和群众的满意度是检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效的标准。此项改革只有&濒诲辩耻辞;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谤诲辩耻辞;,才能使公司和群众享受到实惠,才能激发市场主体的创造活力,也唯有如此,&濒诲辩耻辞;释放改革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谤诲辩耻辞;的目标才能尽快、真正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