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果冻制品工厂

五大特点读懂《准则》《条例》——党内政治生活指南之总括篇

  • 2016年11月27日
  • 新华社
关注西法大官网
微信
微博
Qzone
网址
打印
阅读

  新华社北京11月2日电 题:五大特点读懂《准则》《条例》——党内政治生活指南之总括篇

  新华社记者罗宇凡、李亚红

  新时代有新任务,新形势有新要求。2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对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正式发布。综观《准则》和《条例》,有五个方面鲜明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有助于深入领会六中全会精神,有助于把《准则》和《条例》更好地贯彻执行到位。

  特点一:以党章为根本依据

  《准则》在序言部分就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条例》第一条就明确“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制定本条例”无论是《准则》还是《条例》,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以党章为根本依据。

  【解读】党章是党内根本大法,是规范和制约全党行为的总章程。准则在党内法规体系中的位阶仅次于党章,是对全党政治生活、组织生活和全体党员行为作出的基本规定。条例次之,是对党的某一领域重要关系或者某一方面重要工作作出的全面规定。

  《准则》和《条例》突出尊崇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着力把党章对于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的要求具体化,把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出台的重要文件和党内法规中对于党内政治生活、党内监督的有关规定和要求系统化,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特点二:坚持问题导向

  《准则》在序言部分用近200字的篇幅对一个时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体现了强烈的问题导向和危机意识。《条例》立足从根本上解决主体责任缺失、监督责任缺位、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把强化党内监督作为党的建设重要基础性工程。

  【解读】文件针对党内政治生活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立规明矩。不回避矛盾和问题,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两个文件聚焦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薄弱环节,着力围绕理论、思想、制度构建体系,围绕权力、责任、担当设计制度,推动解决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和党内监督制度不健全、覆盖不到位、责任不明晰、执行不力等问题。

  特点叁:继承和创新有机统一

  新形势下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既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基本规范,又要结合新的形势和任务与时俱进,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解读】两个文件既深入总结了我们党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继承和发扬了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制度规定和优良传统,又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实践创新成果进行了集纳,并深入分析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针对当前党内政治生活和党内监督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了明确措施,形成了新的制度安排,顺应了新形势新任务对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的要求。

  特别是《准则》重申了1980年准则的主要原则和规定。新老准则相互联系、一脉相承,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内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

  特点四:体现约束与激励相结合

  “不准”“不能”“禁止”……《准则》和《条例》中,对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划定了“底线”“红线”,尺度更严、标准更高。这是约束也是激励,约束与激励辩证统一。

  【解读】《准则》规定,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不准以任何理由和名义纵容、唆使、暗示或强迫下级说假话,这对于那些坚持原则、敢讲真话的党员干部来说,就是保护和鼓励;《准则》中既提出对党员干部要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又明确要求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

  这些举措为充分调动党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努力在全党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特点五:抓住“关键少数”突出高级干部

  《准则》在序言部分强调,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关键是高级干部特别是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准则》最后还提出要制定高级干部贯彻落实本准则的实施意见。《条例》也对中央层面提出了专门要求,还专门就党的中央组织的监督单设一章。

  【解读】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抓好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而抓好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组成人员是关键。只有把这部分人抓好了,才能够在全党作出表率,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始终盯住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醒、批评、纠正、处理。不掩盖问题、护短遮丑,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更要清醒认识自己岗位的特殊重要性,树立和增强自律意识、标杆意识、表率意识,以对党的绝对忠诚以上率下、以身作则,带头营造良好的党内政治生态。

点击查看专题

相关新闻

  • “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 区域发展中的政治学”首届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9月20日,由中国政治学会主办、我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承办的“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区域发展中的政治学”首届学术研讨会在长安校区召开。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天津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佟德志,中国政治学会秘书长、中国政治学会青年工作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王炳权,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政治制度研究室主任韩旭,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山东大学特聘教授方雷,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云南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方盛举,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邓大才,陕西省政治学会会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刚,中国政治学会副秘书长、我校教授张师伟及来自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山西、内蒙古等地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我校副校长马朝琦出席会议,张师伟主持会议。  开幕式上,马朝琦向与会学者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史、现状和学科建设等情况,代表学校对相关专家学者在我校政治学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中,给予的悉心指导和鼎力支持表示感谢。希望与会者畅所欲言共同为学科繁荣、学术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新观点、新方法、新路径。 佟德志代表中国政治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张树华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希望各省区“守望相助”共促学科建设,强调要加强学科队伍建设,为学科建设注入新血液。 陕西省政治学会副会长张亚泽、我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侯学华主持主题发言环节。佟德志、韩旭、方雷、方盛举、邓大才、高民政、姚尚建、曹海军等教授分别结合各自研究方向进行主题发言。 分论坛围绕“数字治理、边疆治理与学科建设”“社区治理、政治发展及党的建设”等问题进行交流。  闭幕式上,王炳权充分肯定了大会取得的成果,就进一步推动政治学学科的区域发展提出建议,希望与会专家共同促进政治学学科建设与发展。新疆政法学院付豪杰、张涛代表分论坛进行大会交流,韩旭、张师伟作总结发言。  (供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撰稿:李甜甜 审核:马光明)

    2024-09-25
  • 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开展教职工集体政治理论学习

    6月13日下午,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在学院资料室召开全院教职工大会,开展教职工集体政治理论学习和师德师风教育。会议由院党委书记赵玎玎主持。 会议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宗教工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有关法律法规,学习了《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不准》等法规制度。 会议要求,要加强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建设,加强课堂等宣传舆论阵地建设管理,提升校园文化活动实效性影响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铸魂。全体教职工要自觉规范职业行为,进一步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为教育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供稿: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撰稿:金惠萍 审核:赵玎玎)

    2024-06-19
  •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马光明为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课

    5月23日,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马光明以“自觉学习党章 遵守党章 贯彻党章 维护党章”为主题为学院第67期入党积极分子讲授专题党课。 马光明围绕“全面学习深入领会党章、党章的发展历史、党章的内容和结构”三个部分进行讲授,详细解读了党章总纲部分和党员义务、权利等方面的规定,要求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原原本本、反反复复学习党章,深入领会党章中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引导大家通过党章的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课上传达学习了校党委《对于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的要求。 马光明要求广大入党积极分子在学习党章的同时结合日常学习工作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树牢遵守党纪党规的意识,让对党绝对忠诚扎根在初心上、成长于使命中、绽放在新时代。 通过此次党课学习,大家表示受益匪浅,将始终把《中国共产党章程》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坚守初心、牢记使命,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供稿: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撰稿:王佳、谢博扬 审核:马光明)

    2024-05-24